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柳斌杰:图书市场繁荣 缺少国际品牌

柳斌杰:图书市场繁荣 缺少国际品牌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柳斌杰:图书市场繁荣 缺少国际品牌

【简介】9月27日上午,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做客“中国访谈”,畅谈他对中国出版“走出去”这一战略问题的思索与决断。 他首先肯定了中国图书市场繁荣大发展的态势。 他说,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客观上就造就了一个很大的市场。中国的图书市场应该说现在是一个发展中的、活跃的 图书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445

【正文】

9月27日上午,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署长做客“中国访谈”,畅谈他对中国出版“走出去”这一战略问题的思索与决断。

他首先肯定了中国图书市场繁荣大发展的态势。

他说,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也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客观上就造就了一个很大的市场。中国的图书市场应该说现在是一个发展中的、活跃的

图书市场。有13亿人的教育,13亿人的生活需要图书,这是一个客观造就的。另一方面,十六大以来中国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加大了力度,通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使图书出版生产得到大力发展,所以表现出中国图书市场的繁荣景象应该是一个大发展的态势。

这一繁荣发展的态势几个特征表现为:一个是世界上最好的书,最流行的书在中国市场上都可以买到,这是中国图书市场开放带来的繁荣;第二是我们自己生产的书达到23万个品种,是生产品种最多的国家,丰富了大家的生活;第三个标志就是图书题材、内容、形式多样化,满足各个社会阶层不同文化修养读者的需求。

他同时指出,中国图书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我们发展中国家经济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的购买力,特别是农村贫困人口购买力相当低,所以中国的图书市场同国际发达国家图书市场比较,销售人均占有量还达不到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另一个市场发展的不平衡,城市竞争激烈,偏远地区农村市场供应不足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市场的潜力很大,但是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是我们的问题。

他同时指出,同国外发达国家图书市场相比较,中国图书市场还存在一些弱点:一是我们的市场主体不明确,在改革中逐步才形成市场主体,这个和国外不一样,国外的出版单位历来是企业,像剑桥、牛津等著名出版社有接近500年的历史,市场主体明显。二是中国图书市场品牌不响,中国的一些品牌在国内很响亮但在国际上影响不大,缺少国际品牌比如学术、管理方面的国际品牌。第三方面的差距就是中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比较晚,占的份额比较少,市场主要集中在国内城市,两大块市场没有开发,一个是国际市场一个是农村市场。

柳斌杰署长表示,中国读者多,市场大,中国是出版大国而不是出版强国,和发达国家比较我们有相当大的差距。(陈方)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