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称 报刊不会大幅减少也不存在“下岗”说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称 报刊不会大幅减少也不存在“下岗”说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称 报刊不会大幅减少也不存在“下岗”说

【简介】 5月8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表示,目前全国非时政报刊大约有6000多家。至于精简到多少家还不好说,但改制后,报刊主办单位要大批减少,但报刊不会减少太多。事业编改革将同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不同于其他体制改革,现在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时候,人手比较紧张,不存在人员“下岗”一说,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05

【正文】

5月8日,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表示,目前全国非时政报刊大约有6000多家。至于精简到多少家还不好说,但改制后,报刊主办单位要大批减少,但报刊不会减少太多。事业编改革将同步进行。文化体制改革不同于其他体制改革,现在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时候,人手比较紧张,不存在人员“下岗”一说,只是重组后精干主体,把人员分流到不同岗位。人的问题解决了,转制起来就顺利一些。

 柳斌杰

非时政类报刊改制进展如何,在改制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记者就此采访柳斌杰,他表示,改制不会导致报刊大幅减少,也不存在“下岗”说。

大批减少报刊主办单位

记者:目前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大约有多少家?进行改革后,将精简到多少家?

柳斌杰:目前全国非时政类报刊大约有6000多家。至于精简到多少家还不好说,但改制后,报刊主办单位要大批减少,但报刊不会减少太多。

记者:“报刊主办单位大批减少”是什么意思?

柳斌杰:国外也有很多报纸,但投资人就只有几个集团。我们今后发展方向会将小的报刊整合到集团中去。

记者:今后所有报刊改制后员工都会从事业编变成企业编吗?

柳斌杰:对,事业编改革将同步进行。

落实注册资本是大问题

记者:在此次改制中,你感觉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柳斌杰:首先是思想观念,由于很多报纸都是“机关办报”,很多人还不习惯市场化模式。第二是身份的转换,按道理企业体制更有利于人们的发展,但是大家已经习惯事业身份,感觉这个更可靠一点,这次出版集团改制就碰到这个问题。

记者:除了人员之外,还会碰到什么难题?

柳斌杰:还有就是资本问题。目前大多数报刊没有资本,过去在事业体制下稀里糊涂也就过去了,但在转成企业体制之后,国家工商部门对于企业注册资本是有明确标准的,经过调研,目前50%至60%的报刊都没有资本,怎么落实这些报刊注册资本是面临的大问题。

记者:对于这些难题,目前有没有对策?

柳斌杰:一个就是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当然思想认识的改变需要有个过程,我们会通过社会保障、政策优惠打消一部分人的后顾之忧。其实改制对个人待遇没有什么影响,不管是哪种体制,国家对个人都是做了保障的。

老职工收入不低于事业单位

记者:一些工作年限较长的员工可能有所顾虑,对于他们有什么安置和保障政策?

柳斌杰:不想继续工作的,可以按事业单位办理退休,如果想继续干,可进入企业。对于企业我们做了保障,如果企业效益好,不存在任何问题;如果碰到企业效益不好,我们要求企业转制时预留资金,保证转制企业原有老职工始终保持不低于事业单位的收入。

记者:具体保障政策有哪些?

柳斌杰:之前事业单位是没有医疗、退休和失业三项保障的,转制后首先要落实这些人员的三项保障,政策要求,这些人员的保障将从之前工作年限算起。

记者:这次转制是否会出现人员流动问题?

柳斌杰:文化体制改革不同于其他体制改革,现在正是文化大发展的时候,人手比较紧张,不存在人员“下岗”一说,只是重组后精干主体,把人员分流到不同岗位。人的问题解决了,转制起来就顺利一些。 据《新京报》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