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张学龙
【类型】报纸
【篇名】记全国就业先进工作者张学龙
【简介】□本报记者/辛勤 2012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7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43亿元。而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挣回票子的农民喜悦的笑容。对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就业服务局局长张学龙来说,这是他工作的动力。 局里的职工都很佩服这条硬汉。因为一场突发疾病,张学龙差一点全身瘫痪,然而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73
【正文】
□本报记者/辛勤
2012年,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2.73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9.43亿元。而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挣回票子的农民喜悦的笑容。对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就业服务局局长张学龙来说,这是他工作的动力。
局里的职工都很佩服这条硬汉。因为一场突发疾病,张学龙差一点全身瘫痪,然而,病情刚见好转,左侧手脚还显得十分僵硬,他却顾不得疗养休息,坚强地支撑着为百姓就业致富的事儿操劳奔波。
金秋采棉是民和县季节性劳务输转的一个响亮品牌。采棉的价格如何?采棉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怎么样?在外劳动有什么困难?……作为县就业局局长,这些事张学龙都要考虑到。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情况,张学龙几乎每年都要去一次新疆。有时是采棉前,他先行替采棉工询问价格,看环境;有时是和采棉工坐一趟列车进疆,把他们安顿好才回来;有时是采棉最紧张的时候,他去看看老乡们有没有按时拿到工钱,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据同事回忆,自从张学龙到就业局工作以来,已经去了七八次新疆。
由于亲力亲为,每年到乡镇动员乡亲们去新疆采棉,他的话老百姓相信。
就业是民生之本。张学龙知道自己肩头的担子重,一刻也不敢懈怠。为了让更多农民增加收入,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群众交谈,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想;在招聘会现场,他千方百计为外出务工群众牵线搭桥;在技能培训现场,他不知疲倦地认真听取每个学员的意见建议;在工业园区,他与企业负责人认真交谈,掌握企业的用工情况和遇到的困难,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在发生务工纠纷时,他又第一时间前往事发地,及时协调当地相关部门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2009年,他从全县各村村干部、劳务能人中聘请了村级劳务联络员,进行业务培训,积极发挥他们在全县劳务输出、增收致富中的带头引领作用,为就业服务工作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就业局长,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千方百计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是他上任伊始最大的民生承诺。他这样庄重承诺着,也这样倾力实践着,在任职几年来,他带领干部职工,大力开发公益岗位,积极落实就业扶持资金,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强化就业技能培训,把党和政府的一项项就业再就业政策落实到位,一批批下岗失业人员重新走上就业岗位,一个个创业能人实现了自主创业。
“他把一件件暖心事办在了群众的心坎上。”受益群众这样评价张学龙。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