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北电南送”,向“窝电”说再见

“北电南送”,向“窝电”说再见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北电南送”,向“窝电”说再见

【作者】 徐凯丰高扬

【简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建设循环经济园区的机遇,我市新上项目增多、一些停产企业开始复产,带动用电指标随之上升。一季度,牡丹江电业局供电量完成8.1亿千瓦时,比同期增加2974万千瓦时,增长率为3.8%。虽说用电量可以说是反映当地工业经济的“晴雨表”,而我市的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工业和居民用电量在逐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57

【正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建设循环经济园区的机遇,我市新上项目增多、一些停产企业开始复产,带动用电指标随之上升。一季度,牡丹江电业局供电量完成8.1亿千瓦时,比同期增加2974万千瓦时,增长率为3.8%。虽说用电量可以说是反映当地工业经济的“晴雨表”,而我市的实际情况却是,一方面工业和居民用电量在逐年增加,而另一方面,电力企业却一直“消化不良”:作为全省东部电力资源中心,“窝电”现象在我市长期存在。以去年第二发电厂发电情况为例,该厂发电能力102亿千瓦时,因受本地用电量有限和外送能力不强的影响,实际只发出50亿千瓦时左右,“窝电”率达到50%左右。南方缺电,我市的电为何不卖到南方去?电网建设相对滞后,电压承载负荷不够等等是造成我市电能源卖不出去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市有7条外送电线路,由于省内各城市都不缺电,这些线路外送电必须通过吉林才能送到华北地区。而这些线路基本都是十几年前建成的,电压等级为220千伏。在“南送”的过程中,线路距离长,电压等级低,而且由于电线线径较小,造成了线损耗量大,线损率最高达2.5%。另外,220千伏输电线路运行安全参数相对较低,从安全性上考虑,也影响了“北电南送”的进程。要从根本上解决“窝电”现象,最主要的是要对我市外送电线路进行升压改造。2003年,国家电力公司东北公司计划在我市建设500千伏枢纽输变电工程项目,建设1座500千伏变电所,同期建设方正至牡丹江,牡丹江至敦化的500千伏输电线路通道。目前,投资5亿元,总长200公里的500千伏输电线路通道现已开工建设。此外,由牡丹江电业局承建的林海变电所220千伏接入系统工程牡温甲乙线新建项目,线路施工已全部结束,并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市“北电南送”工程已经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对于此项工程的重要意义,牡丹江电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条输电线路设计为双回复导线,输送能力比原线路增加近4倍,能有效减少牡市外送电线路的线损率,目前220千伏电网线损率为2.5%,500千伏输电线路建成后线损率只有1.2%,这意味着我市外送电损耗率能减少一半。它的投入运行将使牡二电厂机组满负荷运行,大大缓解我市的“窝电”现象,从而让我市的发电设备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