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年终漫谈美国外交

年终漫谈美国外交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年终漫谈美国外交

【作者】 彭迪

【简介】年终漫谈美国外交 新华社记者彭迪 岁暮冬寒,暴风雪横扫美国西部,华盛顿也下过大雪,提醒人们一年行将过去,又到了回顾旧年,迎接新春的时候了。 对许多国家来说,1982年是一个既不景气又不安宁之年。经济衰退正席卷美、欧,波及全球。超级大国在各方面继续争夺,世界动乱不已。 对美国来说,这一年也很不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816

【正文】

年终漫谈美国外交

新华社记者彭迪

岁暮冬寒,暴风雪横扫美国西部,华盛顿也下过大雪,提醒人们一年行将过去,又到了回顾旧年,迎接新春的时候了。

对许多国家来说,1982年是一个既不景气又不安宁之年。经济衰退正席卷美、欧,波及全球。超级大国在各方面继续争夺,世界动乱不已。

对美国来说,这一年也很不吉利。从去年8月开始的美国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至今尚无起色。失业人数屡创战后最高纪录,已突破1,200万。在号称是最富有的国家中,饥饿求食和需要救济者在城市街头或失业登记所,结队成群,使人回想起三十年代的萧条景象。

在国际关系上,事情也不顺利。

美苏两家仍然处于全面对峙状态。在口头上双方不时放出要缓和关系的空气,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裁军方案”,但在行动中照样互相倾轧。苏联在阿富汗、东南亚等地区的攻势未了,美国在中东、波兰等问题上反守为攻。在中欧心脏地区,双方重兵压境,疑云密布。在战略武器竞赛方面,更是寸步不让,谁也不惜工本。甲方说乙方要夺取战略优势,必须迎头赶上,乙方说甲方准备“第一次打击”,必须采取报复措施。双方武库,各有短长,难作精确对比,但美国认为,从发展趋势看,苏联不仅在导弹数量上一直保持着对美国的优势(2,348枚比1,597枚),而且就在里根执政期间,苏联在战略核弹头方面又扭转了劣势,以7,500个比7,100个而领先。尤其是苏联的重型陆基洲际导弹的弹头以6,000个对美国的2,100个而占压倒优势。为了对付苏联,美国政府决定要制造新型MX导弹,但是在美国国内遇到各方阻力,夜长梦多,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搞成。

美国同它的盟国西欧、日本的关系也比往年紧张,有时矛盾相当激化。在对苏政策上,它们之间本来就存在某些分歧,特别在经济贸易方面,西欧国家同苏联关系较多,其中包括已签订的苏联以天然气换取西欧钢管的大笔交易。美国竭力反对,加以干预,方式粗暴,引起西欧反感,以致美欧直接顶撞,闹得双方不好下台。

至于美国本身同西欧、日本的经济矛盾,也由来已久,而这次经济衰退,几乎是同步并发,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它们之间的矛盾发展得更加尖锐。各人不仅自扫门前雪,而且向别人转嫁危机成风。横越太平洋、大西洋,“保护主义”满天飞,钢铁战、汽车战、货币战、农产品战,此伏彼起,在这些发达国家之间,愈演愈烈。

美国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没有多少改进。在南北对话的问题上,美国同第三世界有唱不完的对台戏。对加勒比海,美国老实不客气地叫它是自己的后院,不容那里的人民进行不合美国口味的政治、社会改革,搞得自己在那里不得人心。在中东地区,美国支持或默许以色列从军事上扑灭和政治上压垮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纵容以色列继续霸占甚至扩大侵略阿拉伯国家的土地,得罪了一大片阿拉伯国家和人民。在其它地方,美国也常常情不自禁地企图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特别是根据自己制定的一条什么“法律”就可以飘洋过海,输送武器,去干涉别国内政,反而振振有词,似乎霸权就是法理。

环顾全球,美国的亲朋密友有如家人的大都是象以色列、南非之类的狂热的侵略者或出名的反动政权。这种畸形外交显然不管是对世界还是对美国自己都并不有利。

1982年行将过去。象往年一样,人们送走它的时候,总是抱有某种希望,但愿来年比旧年好。当然,和往年一样,大家也带着许多问号。面对多极而又多变的世界现实,许多国家都在调整内外政策。形势逼人,美国似乎也不例外,一年来看到若干政策调整的迹象。例如,在中东问题上不完全支持以色列同阿拉伯国家作对,正在寻求某种和解出路;在同中国的关系问题上不完全屈从那些企图破坏中美关系的极右势力的压力,同中国发表了指导今后行动的联合公报;同西欧盟国的关系,年前也在修补篱笆,避免恶化等等。

但是,美国政府内外,各种权势集团,各种谋士、说客,应有尽有。有的主张:既然里根政府是以“保守”起家而入主白宫,就应该以“保守主义”治天下,否则就是“背叛”;对那些同美国政治信仰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甚至象巴勒斯坦人民的民族主义,都视为异端而主张必须消灭之为快;对别国的神圣独立主权也不放在眼下。如果真是照这些人的政策主张去办,则可以预言,1983年对美国来说还将是一个失利之年。

好在这种老子天下第一的政策,并不为一些识时务、通大局的美国人所同意,也不是所有美国掌握政权、财权、军权、笔权的人的一致想法,也许这就是美国的来年希望所在。

(新华社华盛顿12月25日电)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