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不求回报者”也需精神慰藉

“不求回报者”也需精神慰藉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不求回报者”也需精神慰藉

【作者】 柳斌

【简介】 新闻幕后 记者柳斌 母亲节,曾蜗居厕所管理房15年养大脑瘫儿的伟大母亲孔德娟,在收到儿子的母亲节祝福后泪流满面,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让人感动。孔德娟在生活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她没有掉过泪,当看到多年的付出得到回报时,她却欣慰地哭了。(本报5月13日C07版报道) 在孔德娟身上,我们看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99

【正文】

新闻幕后

记者柳斌

母亲节,曾蜗居厕所管理房15年养大脑瘫儿的伟大母亲孔德娟,在收到儿子的母亲节祝福后泪流满面,一幅充满温情的画面让人感动。孔德娟在生活中面临了许多困难,在困难面前她没有掉过泪,当看到多年的付出得到回报时,她却欣慰地哭了。(本报5月13日C07版报道)

在孔德娟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位普通母亲展现出来的高贵品质和伟大形象。她孤身一人,带脑瘫儿子求医,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她放弃了工作,选择了厕所清洁工这一职业。

孔德娟的遭遇在我们生活中或许只是个例,但是作为母亲,对子女的爱和天下所有的母亲是一样的,甚至付出更多一些。她们不求回报,不求儿女能作出多少伟岸的业绩,她们需要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哪怕是一个信息、一个电话,一声亲切的问候。

这种慰藉落实到子女身上就是感恩。其实,不止是母亲,我们身边有很多不求回报者,汶川大地震中的志愿者,雅安地震后拿出几个月工资的慷慨解囊者,生活中无私奉献的义工,还有很多不留心名的施救者和好心人,他们不求对方回报什么,往往是一句“谢谢”、“感谢好心人”让他们觉得无比自豪。

让人惋惜的是,很多被施救的人选择了冷漠,哪怕一句“谢谢”也很难说出口,一些人受了帮助,不但没有感恩,甚至还反诬一口,搞得想做点善事的人草木皆兵。以致出现了大街上老人摔倒没人敢扶的可怕情景。

赶走横亘在我们之间的冷漠和无情,这应是每一个追求幸福的人的共同愿望,不求回报者、无私奉献的人也需要精神的慰藉。

假如行义举的人,收到的是感谢,就会有更多的人勇敢地站出来行善。假如邻里间,小帮小忙地伸把手,再道声谢,小区的天空也一定会响起更多的笑声。居住其间的人,也会多些幸福。

我们只有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充满希望与热情,我们的社会才会少一些指责与推诿,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就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多一些和谐与温暖,我们的精神家园将永远年轻。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