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安发现船形古建筑
【类型】报纸
【篇名】乐安发现船形古建筑
【简介】本报讯 近日,乐安县考古人员在千年古村流坑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两处外形酷似古代大船的古建筑――董步汀仙舫和董演四仙舫,分别位于该县流坑村明经巷和上巷。据考证,两处建筑均为清代古屋。其中董步汀仙舫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董演四仙舫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当地村民管“仙舫”叫船屋,两船形建筑不仅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57
【正文】
本报讯 近日,乐安县考古人员在千年古村流坑村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两处外形酷似古代大船的古建筑――董步汀仙舫和董演四仙舫,分别位于该县流坑村明经巷和上巷。据考证,两处建筑均为清代古屋。其中董步汀仙舫保存较为完好,面积达600多平方米,董演四仙舫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当地村民管“仙舫”叫船屋,两船形建筑不仅外形和船只相像,其内部构造也和船只几无差别。 流坑村位于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四周环山,三面绕水,山川形胜,钟灵毓秀。据史料记载:该村始建于五代南唐元年间(公元937年至943年),繁荣于明清两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村民大多姓董,董步汀曾是清朝贡生,在乡里享有名望。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到流坑村游历,他说:“其处寰绕纵横,是为万家之市,而董氏为巨姓,有五桂坊焉。”该村现存明清传统建筑及遗址260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祠堂50座,宫观庙宇8处,文馆、戏台各一座。其建筑类型之齐全、保存之完整,在国内自然村中实为罕见。由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村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缩影,并有“千古第一村”的美誉。此次在无大江大河和船运业传统的乐安发现船形古建筑尚属首次。
(何柳斌 邹春林)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我眼中的文廷式 作者:文永昌 年份:2020
- 2、萍乡实验学校与文廷式 年份:2020
- 3、江西萍乡发现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4、江西萍乡发现晚清学者文廷式佚文 年份:2020
- 5、歷史與空間:文廷式非文官廷式 年份:2020
- 6、张国焘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