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地方名人>文献资料>报纸>  把病人当亲人的白衣天使

把病人当亲人的白衣天使

日期:2020.08.1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把病人当亲人的白衣天使

【作者】 侯伶俐李茜茜柳斌

【简介】 王晶正在给病人做护理 开栏语: “最美护士”、“最美环卫工人”、“最美的哥”、“最美农民工”、“最美警察”、“最美乡村投递员”……在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各行各业的美丽身影。他们也许很平凡,他们可能很低调,从容地“隐身”在我们周围,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温暖生活,感动你我。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

【出版日期】2020-08-1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44

【正文】

王晶正在给病人做护理

开栏语:

“最美护士”、“最美环卫工人”、“最美的哥”、“最美农民工”、“最美警察”、“最美乡村投递员”……在我们身边,从来不缺各行各业的美丽身影。他们也许很平凡,他们可能很低调,从容地“隐身”在我们周围,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温暖生活,感动你我。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孝感日报社、市总工会、市教育局等单位共同举办“孝感好人――百名最美孝感人物”评选活动,借此发掘平凡中的伟大,发现更多的美丽身影。从今日起,本报将推出《最美孝感人》栏目,陆续刊发候选人事迹,树立标杆,推崇典型,为我市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聚集发展正能量。

“护理工作是平凡的工作,护理人员用真诚的爱去抚平病人心灵的创伤,用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这是护理事业创始人南丁格尔的一句名言。一句话,激励着无数护士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默默奉献出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市中心医院普外II病区优秀护师王晶就是其中的一员,十余年来,她将青春定格在燕尾帽下,用奉献丈量着生命的长度;用朴素的笑容,为患者增添继续前行的信心与勇气;用真挚的爱心,为患者拂去满身的伤痛。

工作11年把患者当亲人

今年32岁的王晶,已经在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工作了11个年头。11年里,长长的走廊、宁静的病室,到处都留下了她的汗水和足迹。说起她的故事,同事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2008年11月,正值王晶怀孕七个月。一位肿瘤患者前来住院,患者腹部因高度膨隆,身体非常虚弱,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无法自理。身为责任护士,王晶顾不上脏和累,亲自给病人洗脸、洗头、剪指甲,为患者打饭,甚至给其端屎倒尿。后来,这名患者突然病情恶化,一直像亲人一样守护在旁的王晶第一时间发现,并和医生一起抢救。当医生宣布病人转危为安时,王晶早已大汗淋漓,几乎不能站立。

2011年9月,医院收治了一位有多处刀伤的中年男性流浪汉。这名病人意识不清,且无法正常说话。时值酷暑,流浪汉身上散发着刺鼻的恶臭,让靠近的人无法呼吸。王晶和同事一起打来热水,一边给流浪汉擦洗身子,一边微笑着安慰他。流浪汉的眼里不再是恐惧与抵触,很配合地接受护士的护理。忙完这些,王晶又从家里带来干净的衣服和鞋子帮流浪汉换好,并给他理发,喂水喂饭,做着本应是病人家属做的事。后来,

意识不清的流浪汉只要一见到护士,就像小孩子看到妈妈一样开心地笑。

今年2月份,一位接受完直肠低位肿瘤改道术的爹爹被推入病区。看到爹爹脸上尽是痛苦的表情,王晶立即上前仔细查看,发现爹爹腹部造口挛缩,并且已多日没有排便。她顾不上恶臭,立即为患者扩肛、造口内灌肠。没多久,爹爹的造口排便,腹胀得到缓解,患者及其家属拉着王晶说了一篓子感谢的话,她只是轻轻一笑,说了一句朴实的话:“这是我应该做的”。造口挛缩并非一朝一夕的治疗就能解决,还需要持续的规范造口护理才能维持正常功能,否则造口一旦挛缩到一定程度,人工肛门堵塞,后果不堪设想。爹爹办理出院手术后,考虑到他年事已高,不方便定期来医院治疗,王晶主动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定期上门为爹爹进行造口护理,直到现在还在坚持。爹爹逢人便说:“王护士真是个实至名归的白衣天使,比我的亲闺女还要亲呐!”

节假日坚守岗位亏欠家人太多

在王晶10余年的护理生涯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病房里的留言本上,写满了感激和称赞她的话语。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对家人的“亏欠”却不少。

无数个节假日,她依然坚守在护理岗位上,守候在需要她的病人身旁。孩子发烧她顾不上,母亲住院她也顾不上。“减轻了别人的痛苦,却帮不了自己的亲人。”王晶含泪说,每个护士都有一对隐形的翅膀,一双翅膀是用艰辛和荆棘编就,用心血和汗水来浇灌的,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天使”的浪漫和幸福中包含了多少辛苦、多少无奈。但即便如此,她无怨亦无悔:“选择了护理工作,就注定选择了奉献,用自己的真情和爱心守护一方安康。”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相关文章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