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禅宗文保>文献资料>报纸>  两岸济公同本共源济公文化一脉相承

两岸济公同本共源济公文化一脉相承

日期:2020.07.3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两岸济公同本共源济公文化一脉相承

【简介】 在大陆民间,活佛济公的传说妇孺皆知、流传久远,可以说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民间传说之一,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济公的故事。同样的,在台湾地区济公精神也是影响深远,济公“无我利他、扶贫助困、慈悲为怀”的精神让台湾同胞颇为敬仰。据悉,目前在台湾地区,济公信仰仅次于妈祖信仰,济公信众已经达到了200多万。天台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2096

【正文】

在大陆民间,活佛济公的传说妇孺皆知、流传久远,可以说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民间传说之一,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济公的故事。同样的,在台湾地区济公精神也是影响深远,济公“无我利他、扶贫助困、慈悲为怀”的精神让台湾同胞颇为敬仰。据悉,目前在台湾地区,济公信仰仅次于妈祖信仰,济公信众已经达到了200多万。天台山作为济公故里,更是成为了台湾同胞朝拜济公的首选地。

12月2日上午,来自台湾龙隐寺、行天武圣宫的济公参访团,不远万里来到济公故居进行朝拜活动。据故居主要负责人余云安介绍,近年来,台湾信众来天台的参访团日益增加,仅去年就有6700多人次来济公故居参访,他们都是济公的忠实信徒,无形中发挥着促进两岸济公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此次参访团以行天武圣宫为主体,旨在来天台山“寻根谒祖”,开展友好交流,弘扬济公文化,不管从人数和成员地位上都比以往要高一个档次。他们回去后将筹建台湾最大的济公寺院。

当日活动间隙,记者采访了台湾济公活佛交流会理事长庄铭聪、台湾行天武圣宫主任委员冯世宽,让我们来看看活佛济公在台湾同胞眼里是什么样子的?

记者:能谈谈你对济公的印象吗?

庄铭聪:这次来天台开展济公文化交流,应该说是济公活佛的保佑,也是一次难得的缘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活动学习济公精神,进一步扩大济公精神和济公文化的影响力。

记者:以前来过天台吗?你们怎么会与天台结缘?

庄铭聪:我来过很多次了,第一次来天台是20几年前,我们找不到济公故居就去了国清寺朝拜。我们对济公文化一直在研究,这次来天台朝拜对我们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很感谢天台乡亲的热情款待。

记者:以后还会有进一步的计划吗?

庄铭聪:在台湾供养济公活佛的人有很多,大家也都想来看看,以后我们肯定会再组团来天台。

记者:请谈谈你们这次活动的目的?

冯世宽:这次来参访主要是学习济公“不济私、大慈大悲”的精神,让我们更有慈悲心。希望我们108位成员都能够变成济公,因为济公是正义的化身,他劫富济贫,是一个公平的仁者,所以我们大家要向他学习。今天回到济公的故乡,就是来提高我们个人的修养和品性。

记者:据说你们行天武圣宫这次来的成员挺特别的?

冯世宽:是的,我们这一次是特别选了108位,这所谓选,不是说你有钱的就可以来,你在社会上地位高了可以来。相反,成员来自各个阶层,有做科技的,有做建筑的,有做生产的,有不少还是企业高层人士,他们都对济公抱有虔诚的信仰。

记者:通过这样的活动你们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

冯世宽:从济公身上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譬如说,要如何做人做事。譬如,我们这108位成员来自各个阶层,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更好地学习发扬济公精神,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同时,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活动,能够促进两岸的济公文化交流,祈望“世界和平,两岸和平”。非常感谢你们热情的接待,和蔼的态度,亲切的关怀。

(陈翥)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