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禅宗文保>文献资料>报纸>  “济公城管”

“济公城管”

日期:2020.07.3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济公城管”

【简介】  □阮占江/文 张兮兮/图   四川金堂县有一位79岁的王大爷,3年来一直在街上扮济公当“城管”。老人总是身穿一套济公服装,一旦看见街上有小贩占道经营,或者商户将东西摆在盲道上,就立即走上前去,软说硬磨要求对方搬走。(8月6日《华西都市报》) 虽然老人并不是真正的城管,但对于街面上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74

【正文】

 

□阮占江/文 张兮兮/图

 

四川金堂县有一位79岁的王大爷,3年来一直在街上扮济公当“城管”。老人总是身穿一套济公服装,一旦看见街上有小贩占道经营,或者商户将东西摆在盲道上,就立即走上前去,软说硬磨要求对方搬走。(8月6日《华西都市报》)

虽然老人并不是真正的城管,但对于街面上这个“济公城管”,当地民众有着不同的看法。从报道的内容来看,当地的小商小贩似乎都买他的账。但是,当地的城管部门却感到有些尴尬。他们希望老爷子早点儿从“济公城管”的位子上退下来。

从程序和执法资格等角度来看,老人确实不具备资格。但为什么当地的小摊小贩格外买老人的账?这其中的关键,只怕不仅仅在于老人的装扮,更在于他那种人性、温情的方式。比如,报道提到,老人看到两名男子吃雪糕,包装袋扔在地上。老人走过去之后不是断然呵斥,而是笑嘻嘻地对两人说:“小伙子,不要乱扔垃圾,我来帮你们捡。”两名男子见状,立即去捡包装袋。

可以说,老人所做的,其实正是如今一些城管执法队员所欠缺的。这些年来,城管确实在不断加强、提高自身的执法素养,强化执法的文明规范化程度,但在一些执法过程中,依然有不少城管执法人员,习惯于居高临下。对老人的行为,我倒觉得,当地城管无需感到尴尬,只需不断规范、提高自身的执法水平即可。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