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禅宗文保>文献资料>报纸>  “济公”被指漫天开价

“济公”被指漫天开价

日期:2020.07.3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济公”被指漫天开价

【简介】□记者 周柏伊 晚报讯 1988年,电视剧《济公》热播,“济公”扮演者游本昌出名了,正当人们对后面的《济公》翘首以盼时,却传来了“济公”演员易人的消息。 1988年6月22日,《每周广播电视》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漫谈“开价”》的文章,文中写道:“一个靠济公抬高身价的演员,竟然向《济公》漫天开价起来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58

【正文】

□记者 周柏伊

晚报讯 1988年,电视剧《济公》热播,“济公”扮演者游本昌出名了,正当人们对后面的《济公》翘首以盼时,却传来了“济公”演员易人的消息。 1988年6月22日,《每周广播电视》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漫谈“开价”》的文章,文中写道:“一个靠济公抬高身价的演员,竟然向《济公》漫天开价起来,提出什么签订‘立体合同’,否则就‘拜拜’。 ”

游本昌怒了,原来,当时上海甲肝流行,他所在的单位不同意他前往上海,而且,合同的一些问题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这才解约。游本昌认为,《漫谈“开价”》一文的内容与事实严重不符,损害了他的名誉权,故委托上海的李国机律师和北京的杨月臣律师作为代理人,于1988年7月20日向上海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每周广播电视》报及文章作者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经律师和法院的调查核实,游本昌所述事实是真实的。在上海市高院的法官努力下,文章作者也愿意公开向游本昌赔礼道歉,并同报社一起承担经济赔偿责任。1990年11月27日下午,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此案在公民名誉权的保护方面较早展开了探索和实践,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