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禅宗文保>文献资料>报纸>  济公读书处品咂处世经

济公读书处品咂处世经

日期:2020.07.3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济公读书处品咂处世经

【简介】赤城山紫云洞 文<李志刚图<孙佳辉 浙江天台县的赤城山,相传是活佛济公少年读书的地方,虽然山体只有306米高,只是一个小山头,但是山中有18个洞穴石窟,亭台寺庙多依洞而建,意趣盎然。山通体赤色,山间多洞穴,犹如巧工雕凿。 赤城山在天台县城两公里外,它是天台山南大门,也是天台城的标志。在山下小住,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974

【正文】

赤城山紫云洞

文<李志刚图<孙佳辉

浙江天台县的赤城山,相传是活佛济公少年读书的地方,虽然山体只有306米高,只是一个小山头,但是山中有18个洞穴石窟,亭台寺庙多依洞而建,意趣盎然。山通体赤色,山间多洞穴,犹如巧工雕凿。

赤城山在天台县城两公里外,它是天台山南大门,也是天台城的标志。在山下小住,饭后散步即可上山,来回一个多小时,既锻炼了身体,又不会太累。济公少年时在此读书,每日奔走在山间,想来定有无穷乐趣。

赤城山虽小,却是佛道双栖的名山。刘禹锡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用来形容赤城山,也是恰到好处。

傍晚时分,我拾阶而上,首先抵达的就是紫云洞。紫云洞是尼姑庵,它以洞为基础,外面修建了墙体和楼台,黄墙青瓦,洞顶是峭壁,洞下是悬崖,险境中造出一番坦途。

我到达紫云洞时,寺内尼姑正生火做斋饭,袅袅炊烟,萦绕树梢。对于寺内尼姑,这是平淡生活,对于我这个世俗过客,联想到清淡斋饭、青灯孤影,真是百感交集,莫能言传。

半山腰上有个济公东院,是后人供奉活佛济公的地方。传说济公诙谐机智,性情开朗。后人似乎猜到了他的意愿,所以特意选了个开阔敞亮的地方供奉他。济公东院从外面看好似一个农家小院,迈步院内,庙前一块小平地,搬一把竹凳,拿一把蒲扇,静心读一读济公活佛的劝诫之语:“君子量大,小人气大”、“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得理要饶人,理直要气和”……不知不觉中咂摸出许多处世的道理。

济公东院再往上走就到了悟月楼,这是济公少年读书悟道的地方,济公留下的这些人情道理,有多少是在这里参悟到的呢?不得而知。

赤城山下,家家户户都能讲出几个济公的故事。我去吃农家宴时,尝到了当地的一种小吃饺饼筒。相传,济公在天台县内国清寺当僧人的时候创造了这种食物,它形如一个小竹筒,外面是一层面饼,里面包裹着各种馅料,穷人家的饺饼筒包了很多菜,富人家的饺饼筒包了很多肉,但是无论是菜还是肉,让面饼一裹,谁也看不见里面的馅儿了,只有吃到嘴里的人才知道自己吃的是菜还是肉。里面的人生道理,真是越嚼越有味儿。

除了饺饼筒,当地还有五味粥、糊啦汰、麦饼、扁食等精巧美食,每一种的食材都很简单,但做法非常巧妙。

赤城山是进入天台山景区的门户,也是了解天台山浓厚文化底蕴的“序言”,过了赤城山,里面藏着千年古刹国清寺、和合二仙隐居之地寒岩、范增隐居之地九遮村……赤城山下小住的几日,着实让我获益良多。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