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禅宗文保>文献资料>报纸>  棋坛济公王立鹤 李耀曦

棋坛济公王立鹤 李耀曦

日期:2020.07.31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棋坛济公王立鹤 李耀曦

【简介】 (摄影/舟子) 每次见到他,必是蓬头垢面,灰头土脸。那副眉眼不展、颇为皱巴的尊容,好像从来就没洗干净过。一旦在皇亭运动场棋室茶桌前落座,点燃一支香烟,棋子一动,便判若两人,顿然容光焕发,神采飞扬了。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济公是民间传说中一个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105

【正文】

(摄影/舟子)

每次见到他,必是蓬头垢面,灰头土脸。那副眉眼不展、颇为皱巴的尊容,好像从来就没洗干净过。一旦在皇亭运动场棋室茶桌前落座,点燃一支香烟,棋子一动,便判若两人,顿然容光焕发,神采飞扬了。

“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

济公是民间传说中一个似僧非僧、似道非道的自在欢喜神仙。由电视剧《济公》这首片头主题歌,不禁想起已故棋人王立鹤。――― 昔日这位名手的棋坛封号正是“济公”活佛也。

王立鹤曾有济南老棋王之称。他1958年便荣获济南市象棋赛冠军,而直到1966年“文革”之前,其冠军宝座尚未能有撼动者。不过作为一代棋坛名宿,其台甫大名,似远不及“济公”之诨号响亮。这又是怎么档子事呢?

原来,此公当年也酷似“鞋儿破、帽儿破”云游四方的济公活佛,是被社会归入另册的“城市闲散人员”,全靠拉地排车出臭苦力为生,整日脏兮兮汗津津而衣衫褴褛。每次见到他,必是蓬头垢面,灰头土脸。那副眉眼不展、颇为皱巴的尊容,好像从来就没洗干净过。但此公似并不以此为意,一旦在皇亭运动场棋室茶桌前落座,点燃一支香烟,棋子一动,便判若两人,顿然容光焕发,神采飞扬了。即使是在南护城河边野棋摊上席地而坐,手掂棋子杀起臭棋篓子们来,也是一副笑嘻嘻乐呵呵很开心的模样了。正所谓“无烦无恼无忧愁,世态炎凉皆看破”,活该其得个济公绰号!形神兼备,真乃神来之笔。

今日皇亭体育馆即为昔日皇亭运动场。昔之皇亭棋室位于运动场内靠近北围墙的主席台上,是家棋馆,终日茶烟袅袅,棋声悠扬。每逢星期天,则必在台口立块大招牌,上写:“象棋擂台大赛今日开场”,便见有人跃上台去,到棋室门前报名,而后昂昂然跨入室内,如同古时侠客揭了榜贴,要与擂主比个雌雄高下,一展多年练就的身手。而昔日抵挡八方诸侯千军万马来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镇台主帅,并非别人,正是这位济公王立鹤大元帅是也。皇亭棋室好手云集热闹非凡的时节,笔者正在其东邻运署街上的济南一中读书。曾时常随同学前往观战,因此也渐知王大元帅的起居行踪。遂发现那时王立鹤就住在皇亭斜对面,泉城路南的历山顶街上。他的后母则在一中校园西邻,按察司街南口路西,开了一间临街小人书铺。亦曾见其老父下班后,去小人书铺帮忙。

1965年冬天,济南市象棋赛由皇亭棋室承办,成年组冠军仍为王立鹤夺得。而少年组前三名中即有我的同级同学朱锡实。当时崔方勤、陈仲夫与王立鹤并称济南“三大高手”,而三名高中生刘合义、黄云龙、朱锡实则被誉为“三小名手”。可惜好景不长,半年后“文革”爆发,皇亭棋室关门大吉,棋手们亦作鸟兽散。

1966年6月“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便闻王立鹤的老父是“逃亡大地主”。其后母的小人书铺关了门,其老父则每日晨起扫大街。8月“破四旧”,又闻其家被抄,从家中抄出大批名人字画。随后也就大略知道了这位济公活佛的身世。

王立鹤,名聿群、字立鹤,兄弟九人中行三,1926年生人,原籍山东临沂城西乡东单村。14岁时被父亲带到济南读中学,杭州之江大学毕业,后在老家郯城中学任语文教师。其父名王燕谋,上海美专毕业,上世纪30年代初在济南创办《明湖画刊》,其间与齐鲁画家关友声、李苦禅、岳祥书等人交厚。抗战胜利后回原籍。王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50年代初土改被扫地出门,王燕谋携妇将雏带着两房妻室及众儿女,逃来济南谋生。于历山顶街路东一小胡同内租屋栖身,在附近一家美术社找了一份做画工的营生,赖以养家糊口。

老家土改时王立鹤已超过18岁,划分阶级成分应属地主分子,其妻不堪政治重压,与之离婚另适他人去了东北,并带走了幼子王大炳。1957年,妻离子散的王立鹤又在“反右”中遭批斗,顿时精神失常猝发。犯了精神病的王立鹤被送到济南父母家。在其老母亲照顾下康复。随后即靠拉地排车活人,闲余则以弈棋自遣。于是棋艺精进。神机妙算,渐至化境,堪比济公活佛了。活佛曾赋诗一首以言其乐:

莫把是非争不休,

黎元只为度生谋。

勤看柴米油盐醋,

懒管梁唐晋汉周。

当年“文革”曾被称为“六亿人民斗蟋蟀”,岂料斗了两年之后,吾辈中学红卫兵小将也成了被革命撅出罐来的蛐蛐。于是便与这只1957年就掘出罐来的老蛐蛐殊途同归,“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大家又在棋摊江湖上喜相逢了。

那时无论是在夕阳西下的护城河边,还是盛夏之夜的曲水亭街头,都可看到这位济公那瘦骨嶙峋的身影。然而这样的好日子并没维持多久。1970年春节前夕“济南市革命委员会”发布命令,遣返所谓“十种人”回农村原籍。王立鹤随父母一家大小十几口被押送遣返回临沂老家。

据闻王立鹤在临沂老家,以掏大粪和扫大街糊口,并以此赡养老父老母。70年代中期,临沂地区象棋赛请来几位东北棋手助兴,老王闻之急忙赶去。以为是“东北虎”王嘉良来了,一看不是。但即便如此,想请教一盘人家也不理:哪里来的脏老头,竟找名手对弈,简直不知好歹?好说歹说,总算勉强下了一盘,结果脏老头赢了。于是再下,统统被他赢了。一扫听,才知是济南名手。于是济公在老家又出了名,境况也略有改善。1978年他代表临沂地区,参加山东省首届象棋比赛,一举荣获第三名殿军。

再次见到王立鹤,已是90年代末期。一天忽听一位老同学说“济公老王回来了”,在青年游泳池棋室作看门人。于是我特意到黑虎泉畔去了一趟,也算是故地重游吧。及至门前隔窗一望,果然是王立鹤,正在与人对弈。济公活佛风神依然,只是人已垂垂老矣。

据说济公重返省城济南,并无平反补发工资一说。因为是在批斗时就犯了病,尚未来得及戴帽定案。当时有人力劝他去当年中学找找,老王则说:“找什么找,几十年都过来了,还是算了吧。”2007年秋,一代棋坛名宿王立鹤去世,济南市棋协特意举办了一次“立鹤杯”友谊赛来纪念这位平民棋手。这在济南还是第一次。据云其生前曾自撰墓联一副以之盖棺论定。联曰:

人活在夹缝中,半世纪风风雨雨,吃尽百般动乱苦;

财本是身外物,终此生饥饥饱饱,剩下几根硬骨头。

这在济南棋手中恐怕亦为第一人。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