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日报造就了我 济公画家戴云辉
【类型】报纸
【篇名】金华日报造就了我 济公画家戴云辉
【作者】 琚红征
【简介】 “我的成功是与金华日报分不开的。”人称“开心果子”的戴云辉现在是一名职业画家,他笔下的济公,千姿百态,鲜活传神,被画坛誉为“济公画家”。他从一名美术编辑、老报人,转型为一名职业画家,属大器晚成者。 1963年,戴云辉调入报社工作,一直干到退休。他说:“如果说美院是我的艺术摇篮,那报社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44
【正文】
“我的成功是与金华日报分不开的。”人称“开心果子”的戴云辉现在是一名职业画家,他笔下的济公,千姿百态,鲜活传神,被画坛誉为“济公画家”。他从一名美术编辑、老报人,转型为一名职业画家,属大器晚成者。
1963年,戴云辉调入报社工作,一直干到退休。他说:“如果说美院是我的艺术摇篮,那报社就像一个体育场,可以充分展示和培训自己,所以说报社成就了我。”一直长驻沪上的戴云辉难得回趟金华。“刚刚参加了2012天台国际济公文化旅游节,见了许多老朋友。”他说,这次回来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参加金华日报社复刊30周年的活动。
画家之路 报社起步
初见戴云辉,他就一张笑脸迎了上来。标志性的礼帽颇有些洋气的做派,让人觉得亲切又有些意外。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许多,甚至可以用活泼来形容。
“能够干自己喜欢的工作,是很幸福的。”戴云辉指着十几本作品剪报说,自己在报社期间发表插图、题图等美术作品数以千计。
“当时我们独家开辟了《新闻现场速写》专栏,用速写的形式做新闻现场报道,在国内也是少见的。”戴云辉介绍,由于技术条件的局限,以前图片用得相对少些,效果也一般,而黑白分明的速写、插图的效果很好,成了美化版面的主要手段。当时的《大特写》、《企业家近影》等版面和栏目中,都能见到戴云辉创作的大幅插图,不仅美化了版面,深化了主题,读者也很喜欢看。“至今还有读者记得我!”戴云辉说,这让自己很有成就感。
“60岁之前等于零。”戴云辉说,退休之后,从头开始努力。苦干20年,等于再读5个大学。年轻时,为了赶稿子,他练就了一身“立等可取”的速写本事,为后来的绘画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退休后,他保持一颗童心,放眼世界,边走边画。“画家有条件周游世界,可以不用带一分钱。”正因为一技傍身,吃喝不愁,退休的生活是戴云辉最畅快而自由的时光。“到欧洲,飞机要飞十几个小时,我一分钟都没睡,就趴在窗口看。可好看了,人像蚂蚁一样。”他到泰国,别人打瞌睡,他就沿途一路看新鲜。同样的路途,同样的时间,他比别人看得多,看得透。戴云辉说:“画家就要观察世界,不论是用笔,还是用脑子,要不断地进行形象化的记录。”
艺术无疆 持笔走天下
“70岁,我去了巴黎,带去的钱一分没花,还把很多画带回来,结识了一批世界各地的艺术家。”戴云辉应法国国际艺术城邀请,以中国美术学院艺术家的身份赴法进行艺术交流并举办个人画展。“巴黎是真正的世界艺术之都,一根电线杆倒下来,也许能压倒几个艺术家。”
“即便语言不通,但艺术家的心灵是相通的。”戴云辉说,他的法国之旅,不仅开阔了眼界,也结交了许多朋友。他说:“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刘文西也由我陪同,一起出去写生。其实,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包括我画的济公,也能在西方世界得到认可。”《欧洲时报》《华报》等报刊发表其作品和评论文章20余篇,法国青年美术家协会聘他为艺术顾问,法国东方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其作品……
退休后,戴云辉就长住杭州。前年,他又转战沪上,被上海张大千大风堂聘为高级画师。他凭画笔勇闯上海滩,行走全世界。
一次采访 成了事业的转折
戴云辉画济公是出了名的,他与演济公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雕济公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公博被业界称为“济公三杰”。
“我之所以能够成为济公画家,也就是因为一次采访。”戴云辉说,那是在1987年,他在一次采访中,为正在表演的游本昌现场画了几幅速写。表演结束后,游本昌看了戴云辉的作品后,激动地说:“我看了全国这么多画济公的画,你画得最好!”说完还欣然在作品上题上自己的大名,并题了“传神”二字。由此,两人结成莫逆之交,这也是戴云辉成为济公画家的转折点。
“济公很难画,我是知难而上。”戴云辉说,济公的醉态就更难画了,这个人物性格复杂,似仙非仙,似丐非丐;他既是酒糊涂,又是个智者,这种似醉非醉、似癫非癫的状态最难刻画。画家不仅善于作画,还善于表演,戴云辉给记者演示济公时,表现出顽皮的一面。他的书房里有酒壶、佛珠、葫芦、蒲扇等道具,顺手拿过来,演得像模像样。戴云辉一边做一边说:“其实,扇子有很多种用法,代表不同的含义……济公的膝盖经常是弯曲的……他的眼神是清澈的……”
“魔鬼都藏在细节里。”戴云辉善于观察,也用心去体悟人物性格,所以他画的济公惟妙惟肖。从美女的态,到济公的癫,戴云辉完成了由表及里的审美蜕变和升华。有人写了副对联评价他:“济公画家戴美人泼墨牛,开心果子老顽童呆头鹅。”这也算是一个成功的总结吧。
“现在报纸越办越好,事业也越做越大。”戴云辉说,回到报社,见到老同事、老朋友,觉得特别亲切。而且,报社有一个优良的传统,对退休的老报人、老员工特别关照。他最后说:“到了我这个年龄,最重要的是健康,能够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是幸福。”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佛教禅宗祖庭杨岐寺修复扩建工程全面启动,首期投资2.8亿元 年份:2020
- 2、临济宗: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年份:2020
- 3、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年份:2020
- 4、杨钊参观考察杨岐景区 作者:洪科 年份:2020
- 5、凤鸣岐山画秀襄阳 作者:朱维平,白昀 年份:2020
- 6、访杨岐山 作者:刘国民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