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禅宗文保>文献资料>报纸>  济公故里成为我省第三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济公故里成为我省第三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日期:2020.07.3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济公故里成为我省第三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作者】 孙新虎

【简介】笔者从县台办获悉:8月30日我县济公故里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是继“富阳黄公望隐居地、象山县”之后,我省第三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此笔者采访了济公故居负责人余云安。 济公俗名李修缘,法名道济。他生于宦家,长于佛门,以慈悲之心、侠义之气抑强扶弱,惩恶扬善。人们崇敬济公,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2096

【正文】

笔者从县台办获悉:8月30日我县济公故里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这是继“富阳黄公望隐居地、象山县”之后,我省第三个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此笔者采访了济公故居负责人余云安。

济公俗名李修缘,法名道济。他生于宦家,长于佛门,以慈悲之心、侠义之气抑强扶弱,惩恶扬善。人们崇敬济公,为他建庙宇,塑神像,祀香火,称他为“活佛”。2006年,济公传说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县人民为纪念他,先后在济公少年读书处——赤城山,建起了济公东院、济公院、悟月楼等,还在济公降生地石墙头“济佛院”旧址上,建造了济公亭。

据了解,为挖掘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济公济世为公、无我利他的慈悲仁慧精神,打响世界唯一的济公文化品牌,振兴天台旅游事业,2000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济公出生地石墙头复建济公故居。历时3年多时间,这座占地16亩、建筑面积6300余平方米,包含济公李氏祖居、陇西园、醉仙楼、观霞阁在内的建筑群体终于建成开放,成为目前国内唯一的济公特色文化游览区,海内外朝拜济公的圣地。

济公故居落成后,首先就迎来了著名导演张国立来天台拍摄《济公新传》外景。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先生曾在1985年来天台拍过《济公传》,后又来天台拍摄《济公游记》,他参观了济公故居后,深有感触地说:“济公故居修复得好!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让民众看看当年济公是怎样毅然舍弃如此富丽堂皇的百万家财,走上了一条云游四海、扶危济困、彰善罚恶、救民于水火的济世之路,从中体会济公从人到神、从李修缘成为济公‘活佛’的变化历程”。游本昌表示要再拍三十集济公连续剧。央视四套也多次在故居拍摄有关济公节目,向海外宣传。

济公信仰在台湾极为普遍。台湾有数以千计的济公堂,供奉济公活佛像的宫、寺、庙、观4000多处,信徒近800万人,占台湾总人口三分之一;香港、澳门也有很多济公信徒。2005年济公故居济佛殿举行开光大典,就有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老挝、文莱、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台湾、香港、澳门和大陆的信众3千多人参加。

近年来,在国台办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充分利用济公文化资源,积极发挥济公文化在海峡两岸的巨大影响力,举办了海峡两岸济公文化论坛、天台山济公文化旅游节、济公成道祖庭祈福大典、台湾——天台海峡两岸艺术作品展览,海峡两岸文化、艺术、宗教团队互访等系列活动。在海峡两岸济公文化研讨会上,大陆、台湾的学者发表了高质量论文,已出版论文集两集,待出版一集,计260多万字。济公故居还与台湾40多家宫、庙、寺、观签约建立友好关系,开展互访交流活动,加深了两岸同胞亲情、友谊。来天台参观济公故居和朝拜济公的游客与日俱增,济公故居年接待游客近十万人次。2013年,来天台参加济公文化交流活动的台湾同胞就近万人。

天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建立,必将为促进两岸民众情感的融合、推动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起到积极的作用。(孙新虎)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