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创业报乡邻:——记牌楼镇济公村党支部书记陈亮
【类型】报纸
【篇名】回乡创业报乡邻:——记牌楼镇济公村党支部书记陈亮
【简介】□ 记者 赵冬至 一年前,他是外省一家企业的“白领”,但他毅然放弃了在企业的升迁、加薪机会,回到家乡成了一个实干的养殖户,在今年3月份的村级换届中,他又被村民们推选为致富的“领头雁”。 他叫陈亮,36年前出生在牌楼镇济公村这个小山村里。高中毕业后,他顺利的实现了儿时入伍当兵的梦想,经过两年多的锻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0714
【正文】
□ 记者 赵冬至
一年前,他是外省一家企业的“白领”,但他毅然放弃了在企业的升迁、加薪机会,回到家乡成了一个实干的养殖户,在今年3月份的村级换届中,他又被村民们推选为致富的“领头雁”。
他叫陈亮,36年前出生在牌楼镇济公村这个小山村里。高中毕业后,他顺利的实现了儿时入伍当兵的梦想,经过两年多的锻炼回到了家乡,并于第二年被镇政府安排到乡镇企业———原贵池市江南化工厂上班。陈亮是一个勤奋上进的人,在厂里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干得很出色。就这样,他从技术员到车间主任,再到主办会计……一步一个脚印。转眼到了2006年底,他所在的企业实施改制,此时,外地的一个战友知道他工作认真,技术好,于是将他介绍到河南鹤壁市一个新建的化工厂当高级技术员,在这里他月薪达到了4000多元。
“村里的人很朴实和善良,但除了外出打工,没有什么好的致富路子。我一直想干点什么,特别是在成功后可以带动大家一起走这条路子。选择养殖这个渠道,还是我到鹤壁市后才受启发的。”前不久,正在养鸡棚里喂饲料的陈亮向记者谈起了回家创业的真正原因。到鹤壁市后,从小好学的陈亮,闲时总是喜欢到处“溜达”,经常向同事打听当地的情况,不过一个月,他就了解到这里的蛋鸡养殖业非常发达,许多产品都销往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我们家乡的环境与这里差不多,是不是也可以搞养殖呢?”带着这样的想法,空闲时间里,陈亮总会有意识地去结交朋友,并到各养殖场参观,千方百计研究学习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经验。经过充分的酝酿与准备,到鹤壁市半年后,他婉拒了厂家进一步给他升职、加薪的挽留,毅然辞职回到家乡,筹积了20多万元将村里原养羊的闲置厂房租用下来。同时,他背起行囊开始北上南下考察联系鸡苗,为了节省开支,他啃干馍、喝凉水、住车站,跑了十多个地方,最后从省畜禽改良站选择了国内先进的罗曼蛋鸡种苗5000只。由于准备充分,陈亮的养鸡场在兴办的过程中,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挫折,经过约四个多月的精心呵护,这5000只鸡于今年5月初产出效益。陈亮现场给记者算了一笔帐,现在一天能产蛋4500只左右,日进2000元,月计收入可达6万元。同时,他又引进了立体养殖技术,年初,承包了20多亩水塘,产生的鸡粪可以用来养水产,发挥了效益,还不会污染环境,预计此项年纯收益不低于2万元左右。
陈亮的成功与眼前火红的收益,让越来越多的村民觉得前景不错,周边及邻村的多名村民开始效仿办起了家庭养殖。“敢吃螃蟹”的“闯”劲,也使陈亮在村民中的威望迅速提高,大家相信这个在外“见过世面”的人,在今年的村级换届选举中,他被大家推选为村支部书记。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实干村官”信心十足地称,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他对前景充满信心,表示年内还要扩大一倍规模,蛋鸡要达到10000只。同时,作为村支书,他要结合村里实际,带动村民致富。特别是在养殖上,会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引导他们。同时,还要利用养殖业的发展,引导村民将村里众多不适宜种植水稻,并已抛荒多年的耕地利用起来,种植玉米制作饲料,形成产业链,从而走出一条实实在在的致富路。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佛教禅宗祖庭杨岐寺修复扩建工程全面启动,首期投资2.8亿元 年份:2020
- 2、临济宗: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年份:2020
- 3、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年份:2020
- 4、杨钊参观考察杨岐景区 作者:洪科 年份:2020
- 5、凤鸣岐山画秀襄阳 作者:朱维平,白昀 年份:2020
- 6、访杨岐山 作者:刘国民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