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禅宗文保>文献资料>报纸>  退休老汉演活“济公”受追捧仅南宁就拥有几千名铁杆“粉丝”

退休老汉演活“济公”受追捧仅南宁就拥有几千名铁杆“粉丝”

日期:2020.07.3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退休老汉演活“济公”受追捧仅南宁就拥有几千名铁杆“粉丝”

【作者】 潘国武马菊刘增璇

【简介】 吕庆铨扮演“老太”惟妙惟肖 5日,家住长堽路五里的吕庆铨,把行头往身上一披,在歌曲的伴奏下,熟练地手舞足蹈起来。吕庆铨虽然是一名锻工,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济公》等小品,富有生活气息,赢得几千名铁杆“粉丝”追捧。慢慢的,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济公”。 退体老人自演小品受追捧 吕庆铨今年67岁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807

【正文】

吕庆铨扮演“老太”惟妙惟肖

5日,家住长堽路五里的吕庆铨,把行头往身上一披,在歌曲的伴奏下,熟练地手舞足蹈起来。吕庆铨虽然是一名锻工,可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济公》等小品,富有生活气息,赢得几千名铁杆“粉丝”追捧。慢慢的,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济公”。

退体老人自演小品受追捧

吕庆铨今年67岁,居住在长堽路五里1号。5日上午,得知记者到访,他从卧室里拿出一大袋演出服装和道具,进行现场演示。只见他换上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后,在音乐的伴奏下,貌似疯颠地扭着腰边唱边跳地走进大厅。

跳累了,他歪歪斜斜地拿下脖子上的葫芦,昂起头来“咕噜咕噜”地喝口酒,一副悠然陶醉的模样……这就是吕庆铨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济公》。

小区里几名业主听到音乐声后跑来观看,吕庆铨家门口很快堵住了,人群中不时发出“哈哈”地笑声。虽然业主陆阿婆已经看了很多次这个节目,但她总是觉得不过瘾,因为吕庆铨演得生动形象、动作滑稽好笑。慢慢的,大家都把吕庆铨叫“济公”。

除了《济公》外,吕庆铨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还有《学跳舞》《猪八戒背媳妇》《粉红色的回忆》等。演出只要有他参与,场场爆满。

虚心听取群众建议改小品

吕庆铨是陆川人。1967年,他从学校分配到上林县农机厂从事锻工工作。在工作之余,吕庆铨是一个文艺活动积极分子。同年,他和工友编排了一个小品,参加厂里举行的国庆晚会演出,获得好评如潮。随后,吕庆铨经常编排小品,参加各种比赛。

1999年,吕庆铨退休了,时间充裕了,他的创作劲头更大了。很短时间,他就编排出小品《回娘家》,在试演中,有群众反映说,女主人公头发太乱了,没有体现女性爱美的特点。

女主人公回家,一路上被风吹,头发肯定会乱一点。吕庆铨想了想后,认为“只有得到群众认可的作品才是好作品”。随后,他花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找到了一顶适合演出的假发。

说着,吕庆铨从里屋出来,只见他嘴抹口红,脸涂胭脂,扎着两条假辫子,一身红色衣服搭配薄纱黑裙,背上还背着个洋娃娃,略带羞涩的表情,俨然一个回娘家的小媳妇。

仅南宁就有几千铁杆“粉丝”

除了能自编自导自演小品,吕庆铨还有一个特长:模仿动物叫声的口技表演,这是吕庆铨做锻工时学会的。由于吕庆铨学得惟妙惟肖,一些专业老演员还不时向他请教学习口技的技巧。

正说着,只见吕庆铨的嘴巴动了一下,传来麻雀“唧唧唧”的叫声,犹如鸟儿由远而近慢慢飞来。一会儿,吕庆铨突然改变嘴形,学着牛、马、羊的叫声,颇有以假乱真的效果。

退休后,吕庆铨演出频繁,几乎每个月都有人请他随队外出表演,他先后到过横县、邕宁和金秀县等地。仅南宁市就有几千名铁杆“粉丝”。

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吕庆铨又接到一个演出的通知。吕庆铨说,参加演出令他的晚年生活很充实。观众能从他的表演中找到快乐,那才是他最大的快乐。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