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济公济世”精神带到太湖之畔 六万台州商人在锡创业
【类型】报纸
【篇名】对话——— “济公济世”精神带到太湖之畔 六万台州商人在锡创业
【简介】 改革开放后,无锡不断放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锡的浙江台州籍商人达到了6万人,他们为无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记者专访了无锡总商会台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徐新平,他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新无锡人,他希望无锡的青年企业家们能将台州天台山“济公济世”的精神带回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431
【正文】
改革开放后,无锡不断放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锡的浙江台州籍商人达到了6万人,他们为无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此,记者专访了无锡总商会台州商会常务副会长徐新平,他告诉记者,作为一个新无锡人,他希望无锡的青年企业家们能将台州天台山“济公济世”的精神带回无锡。
记:您觉得无锡人和台州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在哪里?
徐:那我就先说说无锡吧。无锡和浙江台州都是长三角地区,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浙江人一到无锡就会喜欢上这个城市。浙江人的优点在于勤劳,无锡人则是小富即安,因为无锡一直以来都是鱼米之乡,人们过的都很安逸。我们浙江山多地少人多,1992年邓小平南行之后这股风一吹,就把浙江人吹到全世界各地。
我第一次到无锡就感觉这个城市非常好,这二十年发展下来,确实证明在无锡投资是正确的选择。浙江人和无锡人最大的区别就是无锡人脑子聪明。浙江人脑子肯定比不过无锡人,因为无锡人的学习文化程度远远超过我们,但我们浙江人吃苦耐劳,这是我们唯一的优点,因为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
记:目前在锡的台州商人为无锡经济发展做出了多少贡献?你们有没有统计过?
徐:据无锡市台州商会统计,目前台州有6万人在无锡创业,50多种行业中几乎都有我们台州人的身影。特别是在无锡招商城,每年的销售额有450个亿,其中很多台州籍商户都是十年二十年打拼下来的。
可以说这一批台州商人都是第一批进入无锡的浙江人,见证了无锡二十年的发展。二十年来通过点点滴滴的积累我们也在成长,当然我们在无锡也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台州人把无锡看成第二故乡,绝大部分的人都怀有感恩之心,要回报无锡这个第二故乡。所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会继续留在无锡。我们这一辈还有对家乡浙江的情,但到下一辈人因为生在无锡,长在无锡,就会基本淡漠了。就像我们现在还每年回去,等我们老了可能就不会回去了。
记:现在家人都在无锡了,是无锡籍“新市民”吗?徐:对,家人亲戚朋友全部带到无锡,已经成了无锡籍的“新市民”了。我们浙江人一个富了不算富,要全家总动员,家族全部带出去。
记:台州人在苏、锡、常哪个城市分布的最多?
徐:在苏州最多,当然苏州的外来人口也多。从全国来说,上海是台州人最集中的地方,真正发财的大台商就想着要到上海去发展了。
记:您觉得台州和无锡两地之间有没有可以互通的商机?
徐:浙江在外回来的人可以造三个浙江省,所以浙江的领导很急,去年就提出来要搞回归工程。但是现在浙江跟江苏相比的话,江苏的很多方面远远超越浙江,为此浙江人也一直在反思。以前都是江苏人到我们温州台州学习,现在反了,变成浙江的领导到无锡去学习。因为浙江的基础设施太差了,整个浙江省就杭州、宁波建设得好一点,别的城市你也看到了,包括造的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目前跟无锡没法比。记:但是浙江老百姓还是很富裕的,藏富于民。
徐:老百姓还是很勤劳,不管大小家家户户都很勤劳,没有谁一天到晚坐在家里打打麻将、打打牌的。
记:您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建议青年企业家俱乐部这次到台州天台山组织首场活动?
徐:天台山是济公的故乡。我们中国人现在缺少的就是信仰,而天台山人98%都信仰天台宗,我们那里没有什么好的文化教育,就传承了天台宗的精神,所以走出来的人很少犯错误,不会走弯路。
记:能不能理解为这边走出来的企业家很有社会责任感?
徐:是的,佛教讲的是因果报应,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所以要讲求日行一善。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佛教禅宗祖庭杨岐寺修复扩建工程全面启动,首期投资2.8亿元 年份:2020
- 2、临济宗: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年份:2020
- 3、中日临济宗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年份:2020
- 4、杨钊参观考察杨岐景区 作者:洪科 年份:2020
- 5、凤鸣岐山画秀襄阳 作者:朱维平,白昀 年份:2020
- 6、访杨岐山 作者:刘国民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