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禅宗文保>文献资料>报纸>  古稀老人不求回报日行三善5年间累计做好事6998件,被群众称为活“济公”

古稀老人不求回报日行三善5年间累计做好事6998件,被群众称为活“济公”

日期:2020.07.31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古稀老人不求回报日行三善5年间累计做好事6998件,被群众称为活“济公”

【简介】 本报讯(记者 韩 章实习生任思聪 张易清)他的家庭虽不殷实,但他却始终以雷锋为榜样,坚持每天为人民做3件善事,并将这一“嗜好”坚持了5年,迄今已为群众做好事6998件,他就是被群众誉为活“济公”的岳阳楼区南津港社区年近古稀的周山河老人。“我已经做哒6998件好事!”7月17日下午,精神矍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026

【正文】

本报讯(记者 韩 章实习生任思聪 张易清)他的家庭虽不殷实,但他却始终以雷锋为榜样,坚持每天为人民做3件善事,并将这一“嗜好”坚持了5年,迄今已为群众做好事6998件,他就是被群众誉为活“济公”的岳阳楼区南津港社区年近古稀的周山河老人。“我已经做哒6998件好事!”7月17日下午,精神矍铄的周山河老人得知记者采访来意后,他像一个老顽童般急忙从房间里拿出了一个本子。牛皮纸制的封面中心,一颗鲜艳的五角星闪闪夺目,红星上方工整地写着“为民尽力专集”6个大字,向上卷曲的页脚承载着岁月的重量。大红色的封二(背面)上,“以雷锋、济公为榜样;为民办事,绝不收钱财;不计得失,不求回报;见事不论大小,帮忙至终;活在人间,绝不错过为民做好事的机会”的人生格言格外醒目。周爹说:“这就是我的座右铭,一旦有做好事的机会我绝不放过,并且把它记录下来!”

记者随手翻开几页,只见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每天做好事的简要过程:2012年7月7日,第1945天做好事,今天我将楼下一袋垃圾、路边7件杂物扔到垃圾车里了,将18元钱给一个低保老太婆和一个老头子,将六个矿泉水瓶子、一个白酒瓶子给了一个捡废品的老婆子;2012年7月17日,第1955天做好事,将楼下一袋垃圾、路边16件杂物丢到垃圾桶里了,将6元钱给一个低保老太婆了,帮一个行动不便的老太婆换零钱30元,她乐了,谢了。

周爹不无得意地告诉记者,2007年3月11日,他决定每天坚持做3件好事,并买了笔记本将它们予以记录。至2012年7月17日,已坚持了1955天,共计6998件善事。“我所做的这些好事也许在别人看来是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但我每天都能从帮助他人中感到快乐!”周爹乐呵呵地说,如果有哪一天没有做完3件好事,他便觉得寝食难安。周爹还频繁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时常帮助社区写宣传标语,节假日还在车站等人口密集的场所为游客引路服务。

是什么原因促使周爹坚定了不求任何回报、坚持为群众做好事的决心呢?周爹告诉记者,这一“嗜好”源于一场巨大的家庭变故。1996年,周爹的前妻向朋友借了20多万元给女婿做生意,不料女婿却亏得血本无归。前妻因此积郁成疾,不久便撒手人寰。为了偿还债务,周爹与众多债主达成协议,从他每月600多元的退休工资中抽取500元抵债。还完这笔欠债要熬到2026年,那时周爹已经88岁了。周爹曾为此绝望过,但他认为虽然生活压力很大,但生活还得继续,不如调整心态面对现实,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忘却烦恼,享受快乐!

周爹说,近几年来,岳阳楼区金鹗山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对他关爱有加,经常给予其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这让他更加快乐,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不间断为人民服务的信念。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