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禅宗文保>文献资料>报纸>  济公缘石一滴泉 泉眼中一道甘露就此顺着大石缝隙“滴答”而下,甘洌清纯,终成为殳山一道灵泉——一滴泉

济公缘石一滴泉 泉眼中一道甘露就此顺着大石缝隙“滴答”而下,甘洌清纯,终成为殳山一道灵泉——一滴泉

日期:2020.07.31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济公缘石一滴泉 泉眼中一道甘露就此顺着大石缝隙“滴答”而下,甘洌清纯,终成为殳山一道灵泉——一滴泉

【简介】 ■殳志平 □乡土风物 早几年过世的一位殳氏长辈,曾跟我讲过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与我们殳氏祖居地——海宁殳山有关。殳山虽小,但总是自然造物主一手安放在地球上的杰作。它灵动、美丽,并在漫长的岁月中泼墨儒、释、道之文化。道为先,南朝宋元嘉六年(429年)殳基殳季真得《道经诀》修炼登仙,留下殳仙石,遂得

【出版日期】2020-07-31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53

【正文】

■殳志平

□乡土风物

早几年过世的一位殳氏长辈,曾跟我讲过一个传说。这个传说与我们殳氏祖居地——海宁殳山有关。殳山虽小,但总是自然造物主一手安放在地球上的杰作。它灵动、美丽,并在漫长的岁月中泼墨儒、释、道之文化。道为先,南朝宋元嘉六年(429年)殳基殳季真得《道经诀》修炼登仙,留下殳仙石,遂得殳山名;后有南宋活佛济癫缘石镇海眼而得一滴泉;再至元末明初文学大家贝琼和明来青堂主陆容进驻。三大文化流派汇聚。虽说殳山尚达不到“百鸟朝凤、万流归宗”的灵圣,然这弹丸之山有这等造化,亦属通灵矣。

而那位殳氏长辈所言之传说,即为济公缘石镇海眼。

话说当年济公正在飞来峰下一线天石壁上那凹处横躺着优哉游哉喝酒吃狗肉,骤然之间被酒葫芦中直冲而出的一股酒箭呛着了,猝不及防下济公被呛得眼泪鼻涕齐下。济公的酒葫芦通灵,出现这异常肯定预示了某种信息!他运起神通,隐隐听得东方地底有股急流汹涌激越,似欲冲破一切阻碍快乐释放!于是他忙走出山洞,踏云半空,举起破蒲扇遮住阳光四处张望,神光到达现在的海宁殳山。他看见山顶潮音庵前有个泉眼,泉眼中冲出一股龙气,龙气中裹挟着丝丝怨气。济公识得那是东海龙王发出的气道。原来,泉眼是一道秘密海眼。他掐指一算,大吃一惊——东海龙王竟想借此泉眼,发海水鲸吞杭嘉湖!

原来,丝绸之府,鱼米之乡,虽为东南形胜之地,却都是南海观音菩萨向东海龙王以“一箭之地”借来,并约定在地面不见绿色之日就将此地归还东海。为此,观音菩萨将南海普陀紫竹遍植此地,使之万古长青。龙王眼见大地四季常绿,早就想发海水淹死竹林,但碍于约定无可奈何。所以,心中一点积怨不平,就在暗中四处寻找机会,绞尽脑汁想要回这块风水宝地。终于让他发现了隐藏在地底的这条通道,因而迫不及待指挥虾兵蟹将将海眼打通。眼看再过些时日就能大功告成,怎禁得心中得意,忘形中自然顾不得再隐形,才让秘密被济公发现。

当时济公急匆匆来到殳山潮音庵,施法暂时封住泉眼,阻挡龙王进程,随即又马不停蹄在周边寻访镇泉之石。他来到审山之东吴家弄一大户人家,他看上了这员外家天井中铺着的整块大石。不巧的是,员外家老母在这天寿终正寝,全府上下正忙着布置灵堂,采购物品为老太太办丧事。因此,沉浸在丧母之痛中的员外根本就没心思搭理在门外佛号高诵的济公。济公把木鱼声送进员外耳中,员外吩咐下人备了斋饭又封了十两银子交给济公。济公微微一笑,指指天井大石,指指室内灵堂,说:“阿弥陀佛!贫僧与老太太有缘。今日令堂升天,皆是种善因得善果!所以贫僧特来化一善缘,以了结老太太人间善念。不为金银不为斋,是为化员外天井大石而来!”员外一听:“和尚疯了!此石浑然天成,就算我肯善化与你,以和尚你一人之力,怎搬得走?休得玩笑!”济公说:“员外舍一石而救万千生灵,必将功德无量!”员外不理。

孝子员外在家为其母办了七天七夜大丧,济公站在大门口念了七天七夜经文,超度亡灵。最后,员外终于答应将石头送给济公,济公随即转身离去。第二天,员外惊奇发现,一夜之间大石不见了!方知遇上活佛了。

却说济公为免俗世众生惊骇,选择黑夜施法将大石移至殳山,镇住泉眼并使其与山体融为一体。而龙王眼见海眼被封,野心梦想再次破灭,不由怒火冲天,想推开大石!他刚把大石顶开一条缝,又被济公一道佛印结界而下,再也无法撼动分毫,只得怏怏退回东海。而泉眼中一道甘露就此顺着大石缝隙“滴答”而下,甘洌清淳,终成为殳山一道灵泉——一滴泉。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透过这样的传说,我们是否更应该用虔诚的仰视去呵护我们生存的这块福地呢?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