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武功山
【类型】报纸
【篇名】初访武功山
【简介】 江南的初夏,该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吧?可不是吗?当我们驱车进入萍乡武功山北麓景区时,仿佛进入了如诗似画的仙境。 汽车在青山绿水间缓缓地穿行。车至山腰的石鼓寺,武功山旅游公司负责人严刚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陪同我们在龙王潭土菜馆,吃了一顿可口的午餐;随后,即登上缆车,朝着山巅御风而行。 武功山历史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2113
【正文】
江南的初夏,该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吧?可不是吗?当我们驱车进入萍乡武功山北麓景区时,仿佛进入了如诗似画的仙境。
汽车在青山绿水间缓缓地穿行。车至山腰的石鼓寺,武功山旅游公司负责人严刚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他陪同我们在龙王潭土菜馆,吃了一顿可口的午餐;随后,即登上缆车,朝着山巅御风而行。
武功山历史悠久,古迹密布,山雄水秀,岩壑幽奇,且保留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完整而独特的生态体系,因而素有天然动植物园的美誉。倘若从石鼓寺徒步登山,当可全身心地融入大自然的怀抱,又可近距离地观赏沿途的尽心桥、失蹄瀑、风火洞、仙人下棋等诸多景点。但坐缆车上山,也有两大好处:一是节约时间和体力,不会因为长时间的攀援,而将人累得腰酸背疼疲惫不堪;二是视野开阔,人们可以通过凌空飞行对武功山进行大范围鸟瞰式的扫描。在这次空中旅行中,当纷至沓来的奇峰怪石飞瀑亮泉彩林山花流云走雾竞相扑入眼帘的时候,便使我对武功山有了一个轮廓的印象之余,又滋生出一连串漫无边际的遐想……
飞行约半个小时光景,我们下了缆车,来到半山中的紫极宫。来不及探访附近的万松岩、观音石、千福洞等名胜,便又沿着蜿蜒的石径,往上攀登。途经迎客松、回音壁、雷打峡等各具风采的景点后,我们终于登上了武功山的主峰---白鹤峰。
我原以为,置身于这座海拔1918米的江西最高峰,远近高下的景物定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吧?谁知一旦身临其境,我们却被纷纷扬扬的云雾团团裹住,除了近旁的建筑和岩石依稀可见,五米开外的世界,竟然全都迷迷蒙蒙、浑沌一片。没奈何,我和同伴们只好披云穿雾,依次朝拜了山中的白鹤观和古祭坛群,旋即登上了白鹤峰的至高点——金顶,披襟临风,踯躅漫步,并摄影留念。
据悉,始建于东晋时代,历经1700多年风雨沧桑的武功山古祭坛群,为葛仙坛、汪仙坛、冲应坛、求嗣坛组成。这四座皆由花岗岩垒砌起来的古祭坛,朝向各异、古朴坚牢,是赣湘地区先民祭祀天地的场所,被国内专家誉为研究江南民间古祭祀文化的“活化石”,堪称 “华夏一绝”。而始建于唐朝神龙年间(705年)的白鹤观,则位于主峰下侧海拔1846米的一块旷地上,为江西境内海拔最高的道观。此观自古香火旺盛,到了明代,已扩展成为拥有山南山北200余所庵、堂、院、观的宏大道场,影响远播赣湘两省十余府县。自1638年正月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探访武功山,将其游历绘声绘色地写成文章,收入奇书《徐霞客游记》,并留诗一首之后,武功山更是名声远播,前来游览凭吊的文人雅士、僧道俗客络绎不绝。然而,自动乱丛生的明末以来,白鹤观便饱经劫难,乃至频频毁于天灾或兵燹。时至今日,在斑驳陆离的白鹤峰山门上,人们除了可以欣赏到古人留下的对联“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之外,尚能见到从清朝康熙六十年(1722)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的二百多年内,六次重修白鹤观的记载。真的,当我登临峻拔的武功山之巅,来到这远离尘嚣的人间净土,亲近着身边这些历经沧桑的名胜古迹之际,不禁对这座近年重新开发的千古名山,滋生出一种神秘而又肃穆的敬畏感。同时,我还面朝着巍然屹立、高摩云霄的武功金顶,虔诚地为我的亲朋好友祈福,并请求山神显灵:尽快拨云扫雾,让我们有缘一睹武功山的真实面目!
不知是由于山上气候的多变呢,还是我的诚心真的感动了山神,没过多久,云雾果然疏淡了。渐渐地,近处的旅舍、帐篷、寺庙、古祭台和远处的群峰、山梁、谷壑、石岩……一一在飘忽迷离或浓或淡的云雾中若隐若现、闪烁明灭;而驰誉天下的武功山大草甸,此刻也从容地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向我们展露出它那博大而又迷人的风采。从金顶朝南望去,扑面而来的,竟然是我平生从未见过的一卷别开生面、撼人心魄的巨幅立体彩墨画!偌大的画面上,不乏奇崛的险峰、挺拔的山梁、开阔的旷地,幽深的峡谷……然而,却见不到苍郁的森林;触目所及,全是丛丛簇簇翠生生、水灵灵的绿草。绿草蓬蓬勃勃地生长着,紧密相拥,连结成片,蹿高伏低,延绵伸展,致使武功山南这10万余亩凸凹起伏的峰峦迭嶂,成了气势磅礴世所罕见的高山草甸、绿色王国。你瞧,当我和同伴们正为眼前的奇景而欢呼雀跃的时候,太阳已经拨开云雾,露出了久违的笑脸。初夏的阳光,为莽莽苍苍绿浪滚滚的高山草甸,染上一层柔和的霞彩,使之出落得越发的纯净壮阔、璨然生辉了。而此刻的我,已完全沉浸在这一巨幅立体彩墨画那纯净而壮阔的意境当中;我的心灵,也随之变得空前的纯净而又壮阔起来。哦,我忽然想到:自古至今,曾经登临武功山的人不计其数,陶弘景、黄庭坚、杨万里、朱熹、文天祥、徐霞客、陈毅等历史名人还于此留下了珍贵墨宝或锦绣诗文;可我不明白,他们为何未能为有着“天上草原,人间仙境”美誉的武功山大草甸,写出一篇动人的华章呢?
下午4时30分,我们恋恋不舍地下山了。归途中,我与严刚谈及此行的美好印象和心中的疑问。严刚没有正面解答我的疑问,他只是说:你们这次初访武功山,去的地方太少,留下点疑问是正常的;其实,武功山可圈可点的好去处还多着呢!他又叮嘱道:若下次再来,你们可得住上几天,多看些景致;到时,你们对武功山的认识定会更加全面也更立体化了。
我期待着重访武功山的日子尽快来临。
(李 前)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江西武功山最高峰“世纪之碑”遭雷劈毁 年份:2020
- 2、江西萍乡武功山新游线受游客追捧 年份:2020
- 3、帐篷节助力武功山打造户外运动天堂 年份:2020
- 4、武功山帐篷节吸引3万国内外驴友 作者:梅柏林 年份:2020
- 5、第六届中国萍乡武功山国际帐篷节举办 年份:2020
- 6、江西武功山19日将举办山地户外旅游节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