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穿越武功山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穿越武功山

【简介】 穿越武功山。 武功山日出。 人在旅途 穿越武功山 我见青山多妖娆青山见我应如是 周珏 知道武功山是在2年前,当时网上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照片中一位少女蹲坐在连绵起伏的草甸上,天上是大朵大朵棉花糖一样的云。我开始搜索和这张照片有关的信息,原来照片上展示的是江西武功山。 武功山地处湘、赣交界,主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53

【正文】

穿越武功山。

武功山日出。

人在旅途

穿越武功山

我见青山多妖娆青山见我应如是

周珏

知道武功山是在2年前,当时网上一张照片吸引了我,照片中一位少女蹲坐在连绵起伏的草甸上,天上是大朵大朵棉花糖一样的云。我开始搜索和这张照片有关的信息,原来照片上展示的是江西武功山。

武功山地处湘、赣交界,主峰金顶海拔1900多米,因为无补给点,全程重装,须自带帐篷、炉头等,中途煮水烹饭,遇夜帐篷篝火,历来为初级驴友的毕业之作。而去年开始,山中出现农家,有了农家就有补给,这条经典户外线路难度从此大大下降。

所以,武功山,我们来了!

黎明前的出发

黎明前的火车站,昏黄的灯光,宿雾中的铁轨,沉重的背包压在肩头,心里充满了期待。1小时车程,自萍乡火车站到达我们当天的爬山出发点——龙山村。雇好向导,我们向着山上进发了。

一路向上,没有正规的台阶,山间泥路蜿蜒而上,崎岖陡峭,时而行进在悬崖山涧边,时而行进在乱石怪树中,45度坡度不在少数。

我们一行13人,借助登山杖,手足并用,倒也不十分吃力。渐渐地,林间朝阳升起,点点金光透过茂密的树枝洒下,心情豁然开朗。遥想徐霞客当年,手持竹杖,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竹杖和谢公屐估计就等同于我们今天的登山杖和登山鞋了吧。

高山草甸发云界

经过三个小时的爬升,我们眼前忽然开阔了起来,这时才发现,我们来到了接近当晚住宿地发云界的一处高山草甸。

初上高山,十万草甸在我们眼前循序展现,山之外还是山,云之外还是云,一丝丝,一缕缕,薄薄的,鱼鳞状透亮的云。诗经中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就如此真切地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于是,我们不再急着赶路,一行人走在草甸丛中一边“咔嚓咔嚓”单反声不断,一边欣赏绝美的风景。

时至中午,虽然山里的空气比外面低了那么几度,可是我们仍然挥汗如雨。住宿地是山里的一片小山谷,这里没有任何信号,甚至没有电。既来之,则安之。我们一行筋疲力尽的人已经饥肠辘辘,晚饭时间,配着山里自酿的米酒,小伙伴们食欲大开,吃得眉开眼笑。

独自赏云

下午午觉后,小伙伴们在农家门前的空场上搭了桌椅,野核桃嗑嗑,茶水泡泡,牛皮吹吹,边上晒着几双登山鞋,好不惬意。而我则挑了个登山杖去附近山里随便走走。一个人走在无人的山脊上,没有聒噪,没有喧嚣,没有热闹,只有安安静静横跨罗霄山脉中一望无际的草甸,如此低调茂盛,延绵万里。在一片山头前坐下来,静静地望着这片草甸。风在耳边低鸣,秋虫呢喃,这么安静,那么美好。

头顶,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仿佛一伸手就可以触及,有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感慨。此时,金乌西沉,草甸在夕阳的金光里熠熠生辉。远处,山坡被夕阳染出深深浅浅的层次感,犹如锦毛鼠的皮毛一样光滑。近处,芦苇被夕阳勾勒出一层毛茸茸的光芒,夹杂着秋天草原上黄色、白色、紫色的矢车菊,如果天堂有颜色,应如是吧。

最后的穿越

武功山之难,一半难在于绝望坡。传说中的绝望坡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明明脚下已逾千斤重,前途更有万重山。

这天的8小时穿越,一共有26个山头的上下,其中最难爬的一段就是绝望坡。早晨7点,我们看过日出,用过早点后就出发了。迎着朝阳,我们向着最高峰金顶进发。

而在路上,我也遇见了几个孤身一人的驴友,他们都是重装在身,手持双杖,步履不快,却很稳健。其中,我第一个遇见的那个手里还拿了一捆红丝带。请教之后才明白,原来,一个人穿行,在齐人高的草甸中可能会迷路,走一段系一条红丝带做标志,如果走错了,可以跟着红丝带回来,速度虽然慢一点,但不至于迷路。听后,对于独行侠这种境界,我还是觉得自己是难以企及而又向往的。

8小时后,我们到达金顶下面。由于体能原因,其中一小部分人到此就直接坐索道下山了。而我们继续向着金顶出发,金顶这天住宿爆满,我们计划只能爬上金顶后也坐索道下山,到山下住宿。

晚上7点左右,终于和先行下山的小伙伴汇合,我们顺利完成了武功山穿越。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