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游在萍乡>文献资料>报纸>  武功山的佛教之光

武功山的佛教之光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12

【类型】报纸

【篇名】武功山的佛教之光

【作者】 孙月英

【简介】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登临武功山后留下了千古绝句。武功山怪石清流参天古树,岩洞飞瀑名泉水潭不计其数,还有那山上云海非烟非雾,如诗如幻,气势恢宏,波澜壮阔;武功日出,照彻大千,冉冉上升之间,万顷红波,奔腾澎湃,犹如草甸在烧,天空在烧,瑰丽的风光胜景,让人难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2089

【正文】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登临武功山后留下了千古绝句。武功山怪石清流参天古树,岩洞飞瀑名泉水潭不计其数,还有那山上云海非烟非雾,如诗如幻,气势恢宏,波澜壮阔;武功日出,照彻大千,冉冉上升之间,万顷红波,奔腾澎湃,犹如草甸在烧,天空在烧,瑰丽的风光胜景,让人难以忘返。当我走进大山,把这高耸入云的金顶峰当成厚厚的历史稿本,一页一页翻阅,一遍一遍地品味。“衡首庐尾武功腰。”站在武功山上,就犹如立在巨龙的背上,昂首东南,甩尾中原,吴楚分野,闽浙川贵相连,英雄豪杰看武功山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便能有所作为。

日子在忙忙碌碌中进入了秋季,为了祈福我才进入武功山观音庙的,踏入门槛的那一瞬,我回首看了看来时的那座小桥,桥的对面似乎已是昨天。我到佛像前点香献净水,合掌恭敬,跪在蒲团上,默默朝拜庄严慈悲的佛主。感觉普照众生而入佛正道的意韵,慢慢地把自己融入在“福地洞天”的佛光之中。梵音是永不停止的,千百年来,只有端坐在大雄宝殿前的两棵菩提树才能深悟它的空灵。走进这肃穆庄严的宝殿,又有谁能真正体会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真正含义。我相信因缘宿命,亦相信世间的因果轮回。

相传,武功山诸峰地处海区,史称“湘赣岛屿”,结土成山,海底岩石不断抬升,武功山浮出海面,形成了武功山雷崖,千丈崖等万仞无倚的壮观山貌。“上天可摘星,入海把龙擒,佛主齐云聚,金顶武功兴”。观音菩萨在江西最高峰的武功山顶显身,放射出七色光芒,那时,佛光是最吉祥的象征,山下的百姓都来朝拜,武功山成了最佳龙脉宝地。民间对龙脉一说更为神奇,龙脉风水是出真龙天子的宝地,这和历史上安福人文鼎盛、人才辈出相对应。唐高宗期间,佛教传入安福县。我的家乡安福县严田镇的罗金山和罗霄山脉腹地的武功山遥遥相对,一脉相连。名山出高僧,唐代佛教禅师高僧行思,就出生在龙云下村,民间传说,是送子观音送来的文曲星,行思幼年出家于宝光寺,那时武功山的寺庙甚多,行思经常与武功山的和尚谈论佛法,思索佛教真谛。为了钻研佛法,行思去了广东韶广参拜上师惠能大师,得佛法的玄妙和真谛。几年后行思谨遵师命回到故乡弘扬佛法,成为佛教禅宗七祖,名声传遍整个江南。由于山川秀美,闻名遐迩的武功山建的观坛、寺、庙数以百计,省内外来武功山朝山进香者络绎不绝。文人名士探幽访胜者,不乏其人。

安福武功山佛学呈现一派繁荣景象,到了清顺治年间,武功山对面的严田龙云下村人昙端,在京城时曾为顺治皇帝讲金轮佛法,是清初有名的高僧,对清初武功山佛教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人间富贵花间露,纸上功名水上沤”。踏出槛外,看那门外香客如云,烧香的人是带着一颗虔诚的心来的,有求财的,有求子嗣的,有求平安的。都说武功山的佛主最灵验,因为有佛光显灵。我信仰佛教,喜欢听僧者念诵经文,也喜欢听“大悲咒”,“南无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以慈悲为怀,劝人多多行善。我想,这也是佛的博大精深开启了我的心智,我默默祈愿社会走向和谐安康,武功山的佛教文学走向昌盛,观音崖的佛光普照神州大地。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