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破解武功山“四坛”布局
【类型】报纸
【篇名】初步破解武功山“四坛”布局
【简介】 本报芦溪讯 贺启耀 徐春枝报道:武功山金顶连绵的高山草甸上,巍然屹立着四座朝向各异、建筑风格独特、神秘而古老的石垒祭坛,其中最久远的葛仙坛建于三国东吴初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古祭坛是武功山最富有特色的人文绝景之一,被誉为江南古代祭祀文化的“活化石”。然而围绕着古祭坛的朝向之谜,一直没有结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118
【正文】
本报芦溪讯 贺启耀 徐春枝报道:武功山金顶连绵的高山草甸上,巍然屹立着四座朝向各异、建筑风格独特、神秘而古老的石垒祭坛,其中最久远的葛仙坛建于三国东吴初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古祭坛是武功山最富有特色的人文绝景之一,被誉为江南古代祭祀文化的“活化石”。然而围绕着古祭坛的朝向之谜,一直没有结论。近日,经有关专家考证,初步破解了古祭坛朝向之谜。6月上旬,应萍乡市武功山管委会邀请,北京神州新纪录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李同德一行来武功山考察。经实地勘测分析考证,专家对古祭坛的朝向以及地位做出评价,认为古祭坛建筑形式独特,坛为块石拱顶结构,通称“无梁殿”。葛仙坛面朝正东,契合道教的紫气东来之意;汪仙坛紧靠葛仙坛之后,面朝东南,也是道教建筑文化的表现形式;求嗣坛,面朝正南,为求子之坛,因观音居于南海的传说,求嗣坛自然面朝正南。由于冲应坛位于专家此次考察路线之外,而根据现存文字、图像资料,很难破解相关谜团,因此专家没有做出有关结论。专家进一步指出,古祭坛这样结构的无梁殿,在我国其他一些地方如山西、四川、河南等地也有,而武功山的金顶四坛(古祭坛)布局奇特,国内少有,其块石结构无梁殿可能是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建筑结构;其结构跨度(内跨3.9米)可能也是同类型建筑之最。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江西武功山最高峰“世纪之碑”遭雷劈毁 年份:2020
- 2、江西萍乡武功山新游线受游客追捧 年份:2020
- 3、帐篷节助力武功山打造户外运动天堂 年份:2020
- 4、武功山帐篷节吸引3万国内外驴友 作者:梅柏林 年份:2020
- 5、第六届中国萍乡武功山国际帐篷节举办 年份:2020
- 6、江西武功山19日将举办山地户外旅游节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