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游在萍乡>文献资料>报纸>  武功山要激活文化内涵

武功山要激活文化内涵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武功山要激活文化内涵

【简介】·欧阳· 前不久,笔者陪着家人一起到武功山,一些游客说,本来听说武功山是道佛教圣地,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令人失望……也许这只是个别言论,可我们却不能忽视,应深思为什么来武功山的游客这样评价,为什么武功山回头客较少。笔者认为,主要还是缺乏文化内涵,缺少“灵魂”。 山水景区在自然风光方面对游客具有一定的吸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99

【正文】

·欧阳· 前不久,笔者陪着家人一起到武功山,一些游客说,本来听说武功山是道佛教圣地,真是闻名不如见面,令人失望……也许这只是个别言论,可我们却不能忽视,应深思为什么来武功山的游客这样评价,为什么武功山回头客较少。笔者认为,主要还是缺乏文化内涵,缺少“灵魂”。 山水景区在自然风光方面对游客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众多的山水景区大致相同的风光资源使游客有一定的选择性,如果一个山水景区缺乏文化内涵,吸引力就要大打折扣。如何提升山水景区对游客的吸引力,笔者认为对于武功山这类山水景区应从诗词和道佛教文化方面着手,使山水为景区的“形”、道佛教文化成为景区的“魂”。只有这样,武功山景区才能丰满起来,有立体感,有吸引力。 武功山的山水景观固然具有江南山水景区的典型特点,但因为开发较晚再加上缺少红色文化支撑与省内井冈山、三清山等景区有一定的差距。武功山如果一味仿效那么可能成为山寨版景区,缺乏自己的特色、亮点,很难开创出一片新天地,更不用说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品牌。 我们只有结合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道路,给景区注入文化内涵,才能使其越来越有“味”,令人回味无穷。近年来,武功山游客以湖南人为主是最好的证明,因为绝大多数湖南游客都是冲着武功山道佛教文化底蕴深厚而来。由此可见,道佛教文化应该是武功山景区吸引游客的文化大餐和加快发展的一张“王牌”。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