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游在萍乡>文献资料>报纸>  醉美武功山徒步就像修行

醉美武功山徒步就像修行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醉美武功山徒步就像修行

【简介】 人的心长着翅膀,闻着蓝天碧草的味道,越飞越远!满眼的高山草甸,小路沿着无数绿油油的小山包蜿蜒前行,油画般调出来的景象在脑海中不断跳动,不得不说是梦中的香巴拉!五月底和一帮朋友一拍即合,踏上了前往江西的火车。 武功山位于江西安福、萍乡、宜春三地交界处,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被冠以“衡首庐尾武功中”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74

【正文】

人的心长着翅膀,闻着蓝天碧草的味道,越飞越远!满眼的高山草甸,小路沿着无数绿油油的小山包蜿蜒前行,油画般调出来的景象在脑海中不断跳动,不得不说是梦中的香巴拉!五月底和一帮朋友一拍即合,踏上了前往江西的火车。

武功山位于江西安福、萍乡、宜春三地交界处,历史上曾与衡山、庐山被冠以“衡首庐尾武功中”的名号。10万亩的高山草甸绵绵于高山之巅,与巍峨山势相映成辉。当然,高山瀑布、原始森林、云海日出,无不是最大的卖点。

周游 文/图

迷人的草甸

火车晃荡着到了萍乡,朝霞剥开夜晚的寂静,也散开了心里对于下雨的踌躇。大部队分成两拨,我和“山楂”、“麻子”从沈子村上山,其他人从武功山正门走,约好在金顶汇合。

“山楂”经验丰富,几次迷失方向,无助徘徊时,他总能敏觉地找到出路;“麻子”作为孩子母亲,坚韧的形象无不给孩子树立榜样,看似瘦小的身躯藏着足有三百斤的强大力量!而我,壮志满怀,想着在西藏时爬雪山过无人区,来击溃精神上的桎梏。可望着眼前巨石横飞,荆棘丛生的绝境,我难以战胜自己的心!

路上结识了几波驴友,相互鼓励,翻过灌木丛和毛竹林,终于看到了草甸。再没有比大雨沐浴后的草甸更迷人了,一个个山坡,都是苍翠欲滴的浓绿,没来得及散尽的雾气像淡雅丝绸,一缕缕地缠在它的腰间,阳光把万亩草甸的雨滴,都变成了绿色的珍珠。一路赶到金顶,大部队已经在前往观音宕的路上,队伍拉得很长,远远看去像一条斑斓的细蛇,凝聚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绚烂,划出一道美丽的轮廓。

刚到客栈,便下起了雨,大风大雨吹得心无处安放。这时正好几个小青年来避雨,他们是江西某大学的大一学生,趁着端午假期来徒步。他们的愿望是在大学期间走遍祖国的大山大水。虽然实行起来,困难无比,但是年轻跳动的心,积蓄的力量是不可想象的。我也曾疯狂过,我也曾许下承诺。但现实慢慢骨感,嶙峋得能数清每条筋络。五天上班两天休息,两点一线,规律却遗憾。雨过天晴,太阳的余晖越过山脉的起伏,挥一挥衣袖,带走了最后一片云彩。

可恶的鞋子

在斜雨敲打房屋铁皮的噼里啪啦声中醒来,越来越密,听着让人厌烦。发现我是最后一个起床的,伙伴们洗漱完毕,各自收拾着行李。老板娘客气地端上一脸盆炒饭,有了头天的教训,我撑着吃了两大碗。待雨停后,我们开始当天的征途。看着远处始终睁不开眼的乌云,心一沉,今天注定是充满困难!

“潘潘”作为先头部队,一个人越走越快,不一会便走出了视线。我们趁着没下雨,拿出相机尽情地拍着雨后的草甸,云海从脚下无限延展开,层层叠叠,偶尔几个小山包探出脑袋,十分享受地泡着大自然的肥皂浴。

拍完看完,天空很配合地飘起了小雨,随即一大片乌云气势汹汹地涌过来。没等我们收拾好相机,密密麻麻的雨滴便溅满了皮肤,脚下的泥土扯着你的鞋子,让你无从下脚。远处山坳的客栈消失在雨雾中,视线所及只有脚下伸出的一米范围。没走几步,就是一个大下坡。豆大的雨滴夹杂着大风,狂妄地咆哮,仿佛有一种无穷的力量让你望而却步。在犹豫如何下脚时,一个踉跄,四脚朝天往下滑了几米,全身瞬间涂满了“巧克力酱”。鞋子无力的抓地性能简直不可理喻,给个差评。下定决心,下山了一定把鞋子扔得老远,不再理会。

下完绝望坡,紧接着就是好汉坡。山顶的巨石清晰可见,这么近却又这么让人崩溃。往上爬的路并不好走,我们6个沿着别人的脚印,手脚并用,相互的喘气声这么清晰。毫无遮挡的艳阳晒得人手脚无力,我屡屡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可看到伙伴们坚韧的样子,只好咬牙坚持。在踩过一块石头,一个脚印后,面前还有无数的石头和脚印,山顶的巨石轮廓已经需要用强悍的想象力才能捕捉了。不知爬了多久,前面已经没有继续向上的路了,我们相互鼓励了一下。

山上的天气,如同言情剧,变换着忧伤和快乐。衣服湿了干,干了湿,汗水夹杂着雨水。也就在一次次退却和坚强的斗争中,一个个驴友的鼓励中,我们到达当天的终点——发云界。

“潘潘”早已洗完澡等着我们。晚上六点多,“硕鼠”她们也成功到达。大家洗完澡,围坐成一桌,没有大鱼大肉,甚至光线微弱,臭虫横飞。但回想起一天的经历,也就是最满足的事了。

挑夫的生活

区别强驴和像我这样的标准,可能就是能否徒步走完全程。发云界作为中转点,可以继续走下去,一直到达明月山,很有满足感的全程,也可以在此选择下山。“麻子”心有不甘,作为我,不假思索地跟随大部队下山。

穿过缓慢下行的草甸,曾经征服的小山包融进背景,慢慢地,草甸逐渐变成灌木林。听客栈老板说,十年前旅游业没有萌发,他们大多是猎人,在灌木丛中以狩猎野猪、野兔为生。但相比于灌木林中能碰到野猪的万分之一概率,我们还是小心脚下的路来得实在。绕过山脊的转角,希望着柳暗花明,路越来越好。可是总有更大的困难,有几处地方根本无处下脚,我们就是趴着裸露的岩石挪过去的,上演蜘蛛侠的绝技。

一路上,能碰到很多挑夫,背着红牛、矿泉水、生活必需品以及建筑材料。瘦小个,黝黑的皮肤,消瘦的脊骨与扁担发出吱嘎吱嘎的摩擦声,摇摇晃晃。

“大爷,你们这一担多少斤?”“50斤。”“一趟能赚多少钱?”“200元。”“这样不累吗?”“习惯了,每天一趟。”“家就在山下吗?”“嗯。”大爷爷微红着脸,有点不好意思。理解大爷的简短回答,每一句话质朴憨厚,没有一丁点的坏心眼。我感受过九华山的挑夫,以行善积德的名头,理所当然地伸手向过往游客要钱;我不解华山的挑夫那种不屑一顾,略带狂妄的眼神;我也曾感动于墨脱挑夫的好心肠,将自己为数不多的馒头一分为二,同我共享。不管什么方式,都是辛苦劳动为生活奔波。这就是生活!

预计三个小时的山路,“磕碜”地走了六个小时,当鞋子触碰到平坦的土路那一刻,我想我已经战胜了自己。大家相视一笑,默契地喊出了“我们终于上高速了”!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