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游在萍乡>文献资料>报纸>  乾坤之勝境 塞外之草原 探奇江西武功山

乾坤之勝境 塞外之草原 探奇江西武功山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乾坤之勝境 塞外之草原 探奇江西武功山

【简介】 江西武功山位於萍鄉市蘆溪縣東南邊境,總面積260餘平方公里,主峰白鶴峰海拔1918.3米,是江西境內最高峰,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去年被正式批准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武功山是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是江南名山最後一座正在開發的處女山,歷史上曾聲名遠播,文化積澱深厚,在崇尚自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85

【正文】

江西武功山位於萍鄉市蘆溪縣東南邊境,總面積260餘平方公里,主峰白鶴峰海拔1918.3米,是江西境內最高峰,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去年被正式批准成為國家地質公園。

武功山是集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是江南名山最後一座正在開發的處女山,歷史上曾聲名遠播,文化積澱深厚,在崇尚自然,渴求反璞的今天,她又以其自然景觀之神奇和原始生態環境之完好而獨具魅力。

翻越過一座座崇山峻嶺,一路踏著楊萬里的足跡,一路沿著袁河輕歌曼舞,當你小跑著跨入了武功山簡樸的石鼓寺,便算真正踏上了這片神奇的沃土,真正感受到她神奇的魅力。

武功之奇莫若峰

遙望,群峰競秀,危崖嵯岈,靈石崢嶸,雲鎖霧籠,神奇莫測,雲捲海湧,浩瀚無際。漫山遍野鋪滿火紅的杜鵑花,映襯的武功山有如天上人間。

武功山主峰金頂白鶴峰海拔1918.3米,為江西省境內第一高峰。古記載曰:「東南天柱有三,蓋衡,廬與武功,衡首廬尾,武功中跨袁吉,屹立最高……乃乾坤之勝境。」

「萬里雲山齊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武功山令人嚮往叫奇的永遠是,層巒疊嶂,絕壁千仞,突龍崢嶸,聳峙拱列,巍峨傀奇的高山,它挺拔而起,以江西最高峰的雄姿俯瞰著整個江南大地。

武功之奇莫若石

在國家地質公園武功山中,地質遺跡的一大特色是在這片得日月之精華、集天地之靈氣的山林中,薈萃著50多座千姿百態的奇岩。萬花岩、萬松岩、千丈岩、白仙岩、觀音岩、簸水岩、烏龍岩……每一處岩石都是鬼斧神工、諧趣天成,其中烏龍岩的絕壁高達100多米、綿延1000多米,堪稱奇景甲天下;而發雲界石林、羊獅幕石筍、棋盤石、品字石、風動石、飛來石、鱷魚石、撐腰石、掛榜石、試劍石、臥虎石、吊馬樁等幾十處組合成一幅妙趣橫生的怪石百態圖,每一塊石頭都能讓人產生聯想,每一塊石頭都有一個久遠的掌故。羊獅幕花崗石林可與黃山媲美,有「小黃山」之稱,其中穿雲石筍從深谷拔地而起直插雲霄,高達190米,實為世間絕景。

武功山的天然岩洞有十多處,如儲雲洞、珍珠仙洞、八仙洞、千福洞、風火洞等,若論奇特要數風火洞,它是由相距僅3米的上下兩洞組成,下洞清風徐來,而上洞則熱氣熏人,這種「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神奇令人歎為觀止,唐代詩人袁皓有詩云:「一洞二仙共煉真,功成九轉各神通。巽離卦判佔風火,冷氣刺骨熱逼人。」

武功之奇莫若木

武功山既是一個天然植物園,又是一個野生動物棲息的樂園。有動物200多種,植物2000多種,其中受國家保護的珍貴、稀有、瀕危樹種就有十多種,如雲錦杜鵑、猴頭杜鵑、粗榧、香果樹、觀光木、夜光樹、銀杏、水椏木、黃山木蘭、獨花蘭、籐檀、槭樹等,其「稀世珍寶」——台灣松,亦稱黃山松,從明月山直到羊角尖長達十餘華里,面積約1萬餘畝,其面積之大、生長之好、林相之齊可謂全國僅有。其深山老林中遍佈著活體靈芝、中華小鯢、華南虎等珍稀動植物,世界上唯中國所特有的珍貴古老動物大鯢,在武功山亦有分佈。因其具有較為完整原始的自然生態環境,被中科院專家譽為天然動植物園。

而作為國家地質公園的武功山,另一特色就是高山草甸景觀。在海拔1600米以上,有九龍山、金頂、觀音宕、千丈岩、黃狗沖等5處十萬餘畝如茵的高山草甸,讓你足不出江南,就可以同樣盡情領略到塞外草原的一望無際。這江南罕見的綠如玉、軟如氈的高山草甸,是造物主對武功山的偏愛,是大自然創造的神奇。其「睡美人」景點宛如一位曲線玲瓏的美人仰躺在九龍山山頂,臥看雲捲雲舒,令人叫絕不已。

另外,武功山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16℃,夏季最高溫度為23℃,低於同期廬山、黃山氣溫,是良好的避暑勝地。

武功之奇莫若水

武功山水美。僅瀑布就有200餘處,一年四季從不乾涸。著名的有龍王潭、白龍潭、烏龍潭、仙池、小漓江、潭口瀑布、雲口瀑布、白水灘瀑、天心瀑以及母子瀑、黃龍瀑、黃龍噴霧、雙瀑聯珠、三疊泉等,而最負盛名的就是天心瀑,其所在主峰海拔1120米,峰頂荒禿、懸崖峭立,山腰林木茂盛,有水直瀉,猶如從天而降,落差70多米,形似白練,煙霧繚繞,聲如沉雷,氣勢磅礡。此外,林立的峻峰絕壁還形成了10多處峽谷,水借山勢,山因水轉,山水共映,每一處皆可入名家之紙墨丹青,尤其是深江峽谷中烏龍潭上空的天然籐橋--古籐飛渡,驚險奇絕,讓人歎為觀止。這其中既有長達300餘米的連綿不絕的銀鏈瀑布,又有一瀉百米的金壺灑酒瀑布。布油籮潭、紅岩谷兩大瀑布群更是各有特色,或以寬取勝,或以造型別致迷人取勝,令人拍案叫絕。人言,「西有九寨溝,東有紅岩谷」就是講此。

從地球科學的角度來看,武功山整體是斷塊山,西側是斷層陡崖,東側是韌性剪切帶形成的懸崖,平面上呈橢圓狀的穹隆構成了較為特殊的構造地貌景觀,正是武功山這種由斷塊山構成的構造地貌、花崗岩地貌、流水地貌互相疊加而成的複合地貌景觀,使山與水、風與雲、動與靜形成了完美的結合,因此當雲霧襲來時,她是如此的陰柔而秀麗,當陽光普照時,她又是那麼雄偉而險峻。

武功山祭壇令人景仰。峰頂神秘的古祭壇群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被譽為華夏一絕;高高聳立在主峰白鶴峰上的金頂古祭壇在刺骨的山風中散發著縹緲的梵音。祭壇質樸,幾乎毫無修飾,裡面坐著一供像,散發著淡淡的香火繚繞之氣。歷經千年的風霜,她還保護著近乎原始的風貌,年復一年無數的善男信女在述說著虔誠與希冀,天、地、人在這裡達到了和諧如一的理想境界。

由於歷史的因素,特別是交通不便的原因,使武功山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豐富的旅遊資源也未能得到開發。隨著京九鐵路的開通,給武功山的開發建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昌九、粵贛高速公路和京九鐵路將井岡山,武功山,廬山有機地連成一線,大大縮短了武功山與世人的距離,目前,從深圳,廣州乘火車到武功山夕發朝至。

如今,武功山已敞開了迎接世人的胸懷,將撩開神秘的面紗,展現其巍峨壯麗的景色。

筆峰插霄流

雲氣蘸鋒芒

時時同揮灑

散作甘露香

——宋 楊萬里《筆峰》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