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盘山 一座走向城市的山
【类型】报纸
【篇名】棋盘山 一座走向城市的山
【简介】 昨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共庆佳节。昨天,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因为在传统社会中,年轻女孩不允许随意出门,只有过元宵节这一天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可以与心上人相会。 在这么绚烂浪漫的夜晚,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97
【正文】
昨天,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共庆佳节。昨天,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因为在传统社会中,年轻女孩不允许随意出门,只有过元宵节这一天可以结伴出来游玩,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可以与心上人相会。
在这么绚烂浪漫的夜晚,您是否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否走出了家门去社区、公园或者赴棋盘山看灯会呢?本期地理,请随我们一起去听听棋盘山的故事。
这几年,随着城市脚步,棋盘山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沈阳市民的生活中。
原本,棋盘山是孩子们小时候春游的地方,后来因为有了动物园、世博园、冰雕雪场成为市民假日游玩的地方,未来,地铁通向那里后或者会令之成为身边一处触手可及的景致,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
沈阳城东的这座山,因为它的名字、因为它的传说,还因为时代的机遇,迫不及待地走进沈阳人的生活,特别是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灯会,对这里心向往之的人们更是难以计数。所谓“仁者乐山”,依山而居是古人的生活习惯,更成为当代沈阳人的不二选择。
棋盘山变迁
在中国,几乎找不出一座城市与山无丝毫关联。无论是矗立在城市边缘护佑着脚下的人们,还是直接挺进城市让人类在它的肩头生息繁衍,哪怕是在城市中间造出的几座假山园林,依山而居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棋盘山就是如此,它位于沈阳东北部,距离市区17公里,它是长白山向南延伸的余脉。1962年沈阳市政府曾经着手开发棋盘山地区的旅游资源,后因“文革”而搁浅。后来,这一想法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再一次进行。
已经是孩子妈妈的王兮是一个曾经将山作为自己童年玩伴的女孩,“父亲家一直居住在棋盘山脚下,父亲的童年就在棋盘山度过,我也是在它的怀中长大的。”
当年的棋盘山,不同于今天,至少那时棋盘山还不是风景旅游区,而只是一座孤零零的大山守望在沈阳之东,只有居住在附近的人们和小孩子们才能在这里找到快乐。王兮回忆中,小时候只要去奶奶家就一定会疯跑到山里玩,而且学校也常常组织孩子们去山脚附近捡垃圾,在棋盘山上开队会,王兮甚至曾经在山坡上面对着蓝天表演舞蹈。
让我们想象一下那场景,天空是璀璨的幕布,大山是广阔的舞台,一个女孩子翩翩起舞,这世间最热烈的幸福和最恬静的美好也不过如此了吧。
棋盘山,从一个仿若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成了游客纷至踏来的旅游胜地,单独成立的风景旅游区不过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1983年,对棋盘山的开发进入规划论证阶段,上世纪90年代棋盘山管委会成立,王兮小时候所见的野山野水被修饰得更加精致,原本如一条辫子一样流过棋盘山的蒲河被开发成了一个水库,一处山水秀美之地就此进入生活。
关于棋局的传说
棋局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赋予一些相对特殊的含义,沈阳的棋盘山也有点这种韵味,因为这个关于名字的传说。
相传棋盘山的出现甚至早于沈阳城,山脚下宁家村里住着一个以打柴为生的年轻人叫宁来。宁来这家人,丈夫勤劳能干,妻子温柔贤惠,两个人的儿子叫小宝,更是个可爱活泼的孩子。有一天,宁来照例肩扛扁担、腰别斧子上山打柴,当时这山还没有名字。这天打柴,宁来遇见了两位老人,对坐在一块四方大石头两边下棋。
只见西面那位老人腰悬宝剑仙风道骨,东边那位则是身背葫芦手持拐杖。宁来也是喜欢下棋的人,于是就站在两人身边观棋。也不知道看了多久,宁来觉得又渴又饿,正觉得难以维持的时候,忽然一件东西落在了他脚下,是一个吃剩的桃子。见上边还有果肉,宁来也就捡起啃了个精光,吃完便感觉到饥饿顿消。
再说这两个老人,真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从中午一直下到晚上,谁也不肯认输。良久,西边的老人看了一眼宁来,说道:“拐兄,我们走吧,输赢不在一盘棋上。”东边那位老人应道:“洞宾老弟,人生不过棋局间。”说罢,两人哈哈大笑着飘然而去。
直到此时,宁来才发现天色已晚,连忙去找扁担和斧子准备回家。可是他转身一看,扁担不见了,而斧子的斧把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一个锈迹斑斑的斧头,至于那担柴火更是早已没了踪影。
待宁来回到村里才发现,时间流逝沧海桑田,真是“山中方一日,世间已百年”。村里早已物“非”人也非,他四处打听找到回家的路,才知道他的妻儿已作古。宁来大声哭着喊儿子小宝,村里人见来人年纪轻轻便训斥说:“小宝是我们的老祖先,你年纪轻轻怎么出口不逊?”宁来只好将当初上山砍柴观棋的事情详述了一遍,乡亲们这才恍然大悟,下棋人原来是吕洞宾和李铁拐。众乡亲于是纷纷跪倒,说“您长生不老,长得跟年轻人一样,因为您吃的是仙桃呀”。事到如今,宁来也只能是看着眼前这些鬓发斑白的孙辈们感慨万千了。
据说,后来每当夜深人静时,山下的人们就能听到山上乒乒乓乓的下棋声,在宁来的引领下,大伙在半山腰果然见到了一块巨大的石头棋盘和棋子,石头棋子只能横竖移动但是不可拿起。于是,人们一传十、十传百,这座无名山峰的名字便成了棋盘山。
地铁会让棋盘山离我们更近
听当地人说,一代代的小孩子们都曾经去棋盘山上寻找那块“四四方方有棋盘棋子的大石头”,但似乎只有上了年纪的人的记忆中才有那块石头的样子。“听我爸爸说,他小时是真的见过那块传说中的石头的,好像就在他小时候采蘑菇的路上。那块石头其实并不像传说中的那样方正,只是一块有些棱角的大青石,上面依稀可以看见横竖几条线,并没有什么石头棋子。我爸爸还推断,当年吕洞宾和李铁拐下的恐怕是五子棋啦。”王兮笑着说。
随着世博园的落成,棋盘山风景区更成为沈阳人出游的方向之一,当地的居民经过动迁搬到了楼上,而景区变得更大更纯粹,夏天有动物园,冬天有冰雪大世界。从2008年起,随着关东影视城的启动,沈阳市一年一度的春节元宵灯会也在棋盘山举行。
不过,对于大多数市民而言,去棋盘山看灯还是稍显遥远,“乘公交车大概要一两个小时,而且沈阳的冬天天寒地冻,门票价格也挺难接受的,不像小时候出门就看灯,那才叫热闹呢。”一位市民这样表达他对棋盘山灯会的看法。
未来,也许等地铁通到这里之后,距离会随着时间缩短,这里距离市中心才会变得更近。
“宁来在山中遇到了仙人应该是一种运气了,他长生不老但却不能拥有与家人团聚的幸福,可见凡事都不是绝对的,人生的经历无论逆顺都应该能够豁达地考虑。”王兮说话间的这种豁达,也作为一种印记,刻在每一个沈阳人的性格中。本报记者 高巍
▲雕像再现了关于棋盘山名字由来的神话传说 ■资料图片
这几年的元宵佳节,一些市民走出家门前往棋盘山逛庙会、赏花灯 ■本报记者 蔡敏强 摄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江西武功山最高峰“世纪之碑”遭雷劈毁 年份:2020
- 2、江西萍乡武功山新游线受游客追捧 年份:2020
- 3、帐篷节助力武功山打造户外运动天堂 年份:2020
- 4、武功山帐篷节吸引3万国内外驴友 作者:梅柏林 年份:2020
- 5、第六届中国萍乡武功山国际帐篷节举办 年份:2020
- 6、江西武功山19日将举办山地户外旅游节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