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视觉:刻画傩面人生

视觉:刻画傩面人生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视觉:刻画傩面人生

【简介】 展示木制艺术傩面作品。 马正德沉浸在艺术创作中。 精心雕刻。 摆放傩面作品。 兰州的初冬,寒风凛冽,满屋面目狰狞而不失古朴的傩面,让盐场堡陆家崖的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屋显得与众不同,被傩面包围的是年轻的傩面艺人马正德。11月28日上午,记者慕名采访了他。 挑帘进门,映入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456

【正文】

展示木制艺术傩面作品。

马正德沉浸在艺术创作中。

精心雕刻。

摆放傩面作品。

兰州的初冬,寒风凛冽,满屋面目狰狞而不失古朴的傩面,让盐场堡陆家崖的一间不到20平方米的出租屋显得与众不同,被傩面包围的是年轻的傩面艺人马正德。11月28日上午,记者慕名采访了他。

挑帘进门,映入眼帘的是挂满屋子的傩面,有歪嘴皱鼻的刘姥姥、竖眉张目的金刚、和善可人的观音菩萨……透过这一张张古朴而传神的傩面,我们似乎能看到傩面人物的身份性格。

马正德告诉记者,现代的各种傩舞都是古代傩仪形式在民间的延续,但傩面的做法大相径庭,“平均来算,做一个傩面至少一两天,有些用纸板做,有些是用木头做,纯木料的傩面有五六斤重。在制作傩面期间,要从早忙到晚”,但是他却乐此不疲。马正德最为自豪的一件事就是,2005年春节他代表庆阳地区参加甘肃傩仪脸谱面具展的三件作品被甘肃文化馆收藏。

出生在甘肃镇原县的马正德风趣地将自己称为“抢救民俗文化遗产的志愿者”,因为热爱傩面艺术,美术设计专业大学毕业后,马正德和妻子朱艳萍双双放弃教师工作,毅然投入到专业傩面的制作中。他说,他愿意做一个记录者,“把先人的手艺留住”。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