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傩面艺人杨承香

傩面艺人杨承香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9

【类型】报纸

【篇名】傩面艺人杨承香

【简介】 傩戏面具 雕刻面具的杨承香 慕名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乡沙坝村去采访杨承香,是在落叶已成堆的秋后。一幢木板黑里泛黄,建筑也有些年代的木质结构的房屋便是杨承香的家。热情的邻居告诉我们,杨承香到“狗毛洞”已几个月了。 “狗毛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洞,四季常青的树木陪衬在洞的周围,要不是两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94

【正文】

傩戏面具

雕刻面具的杨承香

慕名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甘溪乡沙坝村去采访杨承香,是在落叶已成堆的秋后。一幢木板黑里泛黄,建筑也有些年代的木质结构的房屋便是杨承香的家。热情的邻居告诉我们,杨承香到“狗毛洞”已几个月了。

“狗毛洞”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洞,四季常青的树木陪衬在洞的周围,要不是两棵枫树叶染上了鲜红的颜色,还难以看出秋天的痕迹。杨承香告诉我们,洞里大小50多座泥塑全是他自己做的。我对艺术没有深入研究,仅凭所见到的全国一些名胜古刹树立的神像与杨承香的雕塑艺术相比较,十分惊讶。连贵阳都没有到过的杨承香,竟从自己所看到的一些图书上的图案就能做出如此精美的作品。“狗毛洞”就是杨承香通过10多年的潜心塑造,为自己布局的一个艺术展厅。

杨承香今年64岁,时光的无情虽然在他脸上刻下了一条条岁月的痕迹,但仅从他那充满笑靥的脸上却难以分辨出实际年龄。他如讲故事般地叙述着他雕刻傩戏面具的经历。

真正开始雕刻傩戏面具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当时,厌倦了医学的杨承香借来了本村从祖上传承下来的有些斑驳破损的傩戏面具开始摹仿着雕刻起来,也许是杨承香的意志所在,也许是杨承香具有对雕刻艺术天生的悟性,第一个雕刻出来的面具竟然像模像样。杨承香兴趣大增,乐此不疲地开始了傩戏面具雕刻。

不久,沿河文化馆向杨承香订制30堂傩戏面具(一堂17个),当时,憨厚的杨承香不敢相信是真的,迟迟没动工,过了几个月,文化馆又打电话来催问进展情况,这下杨承香着急了,所有精力全部用于傩戏面具的制作,晚上几乎都是在凌晨1点钟才上床休息。那时,速度比较慢,30堂面具整整7个月才完成。当杨承香获得300元钱时,心里除了喜悦,便是认识了雕刻傩戏面具的艺术价值。

十年前,一位在沿河的湖南生意人看中了杨承香雕刻的傩戏面具,与杨承香建立了长期的购销合作关系,时至今日,只要有货,湖南人便上门以1200元一堂的价位全部购买。

如今,杨承香制作的傩戏面具精湛娴熟,每天可以雕刻2个面具,受杨承香的影响,从铜仁地区师范美术专业毕业的女婿杜尚明不但学会了雕刻,而且还利用他所学的专业帮助杨承香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更为完美。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