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傩舞父子兵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0

【类型】报纸

【篇名】傩舞父子兵

【作者】 邓木生 王志乐

【简介】 儿子彭秋生得父亲真传,成为村里新一代傩舞传承人。 彭英芳老人跟文化馆陈馆长说起傩舞来,手舞足蹈。 一家三代人,对傩舞都倾注最大的热情。 去参加傩舞文化节活动路上,彭秋生发现父亲穿错鞋子,赶快给他换过来。 文化节上,彭英芳老人被请上场亮相。 图/文记者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419

【正文】

儿子彭秋生得父亲真传,成为村里新一代傩舞传承人。

彭英芳老人跟文化馆陈馆长说起傩舞来,手舞足蹈。

一家三代人,对傩舞都倾注最大的热情。

去参加傩舞文化节活动路上,彭秋生发现父亲穿错鞋子,赶快给他换过来。

文化节上,彭英芳老人被请上场亮相。

图/文记者邓木生通讯员王志乐

傩舞,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的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一种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被称之为“舞蹈的活化石”。

傩舞于湛江民间已经流传久远。近年来,经过挖掘,湛江傩舞重现光彩。

5月6日,麻章区举办傩舞文化节。期间,记者来到湖光镇旧县村委下埠村,采访了傩舞六代传人彭英芳老人一家。

彭英芳今年92岁,是国家级“非遗”傩舞传承人。这些年来,他曾受邀到湛江各地去做傩舞的传教工作,培养了不少傩舞人才。57岁的儿子彭秋生,是他的接班人。孙子彭越能在读高二,却已经掌握了傩舞的要领,两三年前就已经上台表演。

“是自己喜欢傩舞,还是家里要你学?”

“自己喜欢。”长得挺帅的彭越能认真回答说,“以前不知道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来我们村的傩舞就是,还是国家级,同学们都很羡慕。”看得到,小彭学会傩舞倍感自豪。

“傩舞有不成文的规定,只传给最小的儿子。”彭秋生告诉记者,学傩舞没有文字的东西,靠耳相传,手把手相教。他小时候,就经常看见爷爷在放养鹅时,手拿树枝比划着什么,后来才知道这是在练习傩舞兵器。以后,爷爷和父亲把这一套东西传授给了自己。耳濡目染,家中的孩子们从小受到影响,古老傩舞面具和木头兵器成为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

每逢正月十五,是傩舞大显身手的日子。彭秋生和跳傩舞的伙伴,每人都带上面具,扮演土地公、土地婆和威武的将军,开始演绎驱除鬼疫、傩祭祈福的故事。“父亲年事已高,很多年没有出台表演傩舞,但他逢场必到,有板有眼的给我们做示范。”

傩舞文化节当天,省市很多专家都前来观看表演。邻村和城里人好似潮水般涌进村来,旧县村万人空港。文化节活动最后,傩舞老艺人彭英芳被请上场以傩舞造型亮相,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