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健身操”校园走红
【类型】报纸
【篇名】“傩舞健身操”校园走红
【简介】●曾文才王小兰朱智华 “第一节金鸡云手,第二节金鸡云腿,第三节金鸡望月……”如果你以为是在进行一场武术表演,那你错了,这其实是近日乐安县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陈志刚在指导学生练习“傩舞健身操”。 陈志刚老师从事体育教学20多年,为保护和传承“乐安傩舞”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他将流行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2038
【正文】
●曾文才王小兰朱智华
“第一节金鸡云手,第二节金鸡云腿,第三节金鸡望月……”如果你以为是在进行一场武术表演,那你错了,这其实是近日乐安县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陈志刚在指导学生练习“傩舞健身操”。
陈志刚老师从事体育教学20多年,为保护和传承“乐安傩舞”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他将流行于乐安县增田镇东湖村一带的“鸡傩神”改编成四拍八节的健身操,把傩舞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艺术运动项目,并在2004年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中小学体育观摩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03年,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开展课程资源开发活动,“乐安傩舞”被列为全省的体育课程开发内容之一。当时,经市、县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意,决定把将“乐安傩舞”开发成体育课程资源的重任,交给已是国家二级裁判、且有20多年小学体育教学经验的陈志刚。
为了圆满完成课程开发任务,对“乐安傩舞”不甚了解的陈志刚赶紧前往县文化馆,向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求教傩舞。“乐安傩舞”其实包括三大流派:一是流传于增田镇东湖村一带的“滚傩神”,也称“鸡傩神”;二是流传于牛田镇流坑村一带的“戏傩”,俗称“玩喜”;三是流传于鳌溪镇罗山村的“罗山傩”,又叫“戏头舞”。经过一番了解和比对,陈志刚决定选择动作比较柔美、面具中动物形象比较突出的东湖村“鸡傩神”作为编创原型。
那时,东湖村傩舞的主要传人已去世。为了进一步了解东湖村“鸡傩神”,陈志刚托关系从县博物馆借来了全县唯一的一盘制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东湖村“鸡傩神”影像资料,一边观看一边琢磨。在编创的过程中,陈志刚还利用课余时间,几次骑自行车赶到离县城15公里外的东湖村,找到村里的傩班成员,向他们讨教“鸡傩神”的动作要领和含义。经过10多天的苦心钻研,一套四拍八节的“傩舞健身操”终于编创成型。在随后举行的全省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汇报会上,陈志刚主讲的“傩舞健身操”一课,一举夺得全省一等奖。
与民间傩舞不同,陈志刚编创的这套“傩舞健身操”,在伴奏的音乐上,一改民间傩舞伴奏音乐的节奏以三拍为主的特点,选用旋律明快、节奏为四拍的民乐作为伴奏音乐;其次,在动作设计上,对民间傩舞的动作进行了抽象和简化,选取了其中适合学生锻炼身体的典型动作,使动作既保留了民间傩舞独特的优雅、柔美的特点,又体现了健身操简明易学、适宜推广的的特征;第三,面具设计更加卡通,让学生容易接受。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傩舞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004年9月起,乐安县实验小学正式把陈志刚老师编创的“傩舞健身操”纳入地方教材,在五年级每学期安排4节课,让学生学习“傩舞健身操”。由于在体育教学和科研方面的突出成绩,陈志刚老师被评为全省小学体育学科带头人和县拔尖人才。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