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游在萍乡>文献资料>报纸>  山歌流淌五峰山

山歌流淌五峰山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山歌流淌五峰山

【简介】 荆楚网消息(三峡晚报)■策划刘曙松■图文记者王永胜匡柏学通讯员伍轩李成芳田恩红“土家,土家。五句子山歌在你土地上生长,山吆子嗬在那山泉里流淌,阿哥走过的地方,包谷酒芬芳。幺妹子走过的地方,哭嫁歌滚烫。”12月1日,五峰实验小学音乐老师朱丽萍牵着女儿行走在五峰天池河畔。宝塔山上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332

【正文】

荆楚网消息(三峡晚报)■策划刘曙松■图文记者王永胜匡柏学通讯员伍轩李成芳田恩红“土家,土家。五句子山歌在你土地上生长,山吆子嗬在那山泉里流淌,阿哥走过的地方,包谷酒芬芳。幺妹子走过的地方,哭嫁歌滚烫。”12月1日,五峰实验小学音乐老师朱丽萍牵着女儿行走在五峰天池河畔。宝塔山上云雾缭绕,幢幢民居若隐若现。清新的空气穿过鼻孔直入心底,朱丽萍忍不住哼起山歌,忘我的歌声不时引来路人惊异一笑。今天是学校“首届乡土德育艺术节”,近百名学生要参加学校表演。当初学校把山歌传唱纳入校本课,朱丽萍感到很苦恼。现成的资料很少,各种教学用的乐器根本派不上用场,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去找老前辈请教,完全是摸着石头过河。再者孩子们习惯了周杰伦、潘玮柏的歌声,很难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找到山歌的感觉。朱丽萍的信心来自学校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来自国家对原生态文化的发掘和推广。朱丽萍每个星期18节音乐课,有1节校本课,主要教同学们唱本地山歌。朱丽萍和其他音乐老师一样面临着一次考试。8时30分,朱丽萍带着学生来到多功能厅,在艺术节开幕之前进行最后的排练。身着土家服装的同学一字排开,牵手围拢。朱丽萍手扶大鼓,凝神定气,手起槌落之间,孩子们的身体在浑厚的鼓声中摇摆。9时30分,学校艺术节开幕后,广场艺术表演开始。动作新颖、节奏明快的《地花鼓》,唱腔高亢、奔放激越的《山吆子嗬》,手握的莲湘,唱着节日颂歌的《九节鞭》次第登场,场下掌声雷动。节目结束,朱丽萍热泪盈眶。传承的力量学校是土家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文艺界联合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代表们纷纷提出将土家文化引进校园。“要爱山歌首先要爱自己的家乡。只有深深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在文化的沃土上找到自己的根。学校将土家歌舞学习纳入乡土德育教育,并进入校本课,效果明显。”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实验小学校长田南亚深有感触。千年的土家文化因为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延续到今天,她以艺术的形式表现着土家人的情感和价值观,表现着本民族的特点和魅力,这就是传承的力量。在多种文化交融的今天,她前行的路依旧艰难。主要是面临着如何让下一代主动接受、乐于接受;主动传播、乐于传播;面临着如何传播;面临如何达到好的效果。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鼓声响起,欢快舞蹈。五谷杂粮都是道具。排练《九节鞭》。土家女红。老师手把手地教。扇子舞。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