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游在萍乡>文献资料>报纸>  情系五峰山重走先驱路

情系五峰山重走先驱路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情系五峰山重走先驱路

【简介】 本报讯 档案馆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于9月14日-16日奔赴恩施,重走先驱路,寻找“国师”记忆。 党员们走访了恩施市档案局、恩施市史志办公室等单位,查阅了我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国师)留存当地的资料及反映当时办学情况的有关资料记载。了解了战争年代学校复校的艰辛:19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828

【正文】

本报讯

档案馆党支部组织部分党员于9月14日-16日奔赴恩施,重走先驱路,寻找“国师”记忆。

党员们走访了恩施市档案局、恩施市史志办公室等单位,查阅了我校前身湖北省立教育学院、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国师)留存当地的资料及反映当时办学情况的有关资料记载。了解了战争年代学校复校的艰辛:1938年武汉沦陷后,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建立临时省会。陈诚在鄂主政,自1941年起,在恩施建起了省立教育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学院于同年7月1日正式恢复,校址选在恩施五峰山。其时正值国难当头,无力兴建校舍,于是因陋就简,利用原农专权作校舍之用,且多为板壁构造。另外,就地取材用杉树皮、木架临时搭建教室,开学上课。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学院师生犹抱教育救国、卧薪尝胆之精神,不改其志。虽历经坎坷,饱经风霜,却培养各类人才千余人。

随后,党员实地考察了学院旧址恩施五峰山。步行在五峰山上,触摸故土,深切感受到学校当年办学的艰辛,只是遗憾现在的五峰山上已经找不到当年办学留下的丝毫痕迹。站在山顶,党员们重温国师时期的院训“科学理知的训练,道德乐群的精神,师范教学的专业,笃行服务的人生”,回首风雨历程,学院不因时乖运蹇而败萎,不因反动摧残而丧志,反而愈挫愈勇,艰难向前。感受湖大八十年历史,体味学校艰辛办学历程,对每个党员都是一种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和爱校教育,使党员深知身上所肩负的重任,时刻提醒自己永葆先进本色,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会继续发挥各自的作用,时时刻刻不愧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

重走先驱路,让党员们深刻感受到,这次活动为自己提供了一个近距离感知学校艰辛发展历程、体味学校深厚文化积淀、了解学校八十年历史的机会,党员们纷纷表示自己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继承和弘扬国师时期传承下来的“日思日睿,笃志笃行”的精神,为学校发展“存史资政”尽微薄之力。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