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舞颂太平 花灯闹新春 池州两“非遗”赴澳门展示年俗
【类型】报纸
【篇名】傩舞颂太平 花灯闹新春 池州两“非遗”赴澳门展示年俗
【简介】本报讯(记者左平)古老的傩戏唱起来,璀璨的花灯舞起来,这样的春节,池州百姓已经过了千百年。近日,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池州傩面具、道具和东至花灯六兽灯远赴澳门,参加1月26日至2月27日举办的2011年“内地春节习俗展演”,在展示千年池州文化习俗的同时,将吉祥安康的美好祝福带给澳门同胞。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57
【正文】
本报讯(记者左平)古老的傩戏唱起来,璀璨的花灯舞起来,这样的春节,池州百姓已经过了千百年。近日,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池州傩面具、道具和东至花灯六兽灯远赴澳门,参加1月26日至2月27日举办的2011年“内地春节习俗展演”,在展示千年池州文化习俗的同时,将吉祥安康的美好祝福带给澳门同胞。
“内地春节习俗展演”由澳门特区民政总署主办、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协办,旨在弘扬中华文化,以文化认同促进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该活动是文化部港澳台办大力支持的对港澳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也是文化部着力打造的“欢乐春节”重大合作项目之一。
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演”活动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10年,每年由内地两个省选派节目参加展演。今年春节期间,展演活动以安徽、河北两省习俗为主题。为了突出安徽春节习俗特色,彰显徽风皖韵魅力,省文化厅经研究决定,从全省14个市征集参展实物,我市选送了池州傩、东至花灯中的钟馗面具、麒麟灯、象灯等20件实物。最终,池州傩面具、道具10件和东至花灯六兽灯6件入选。据了解,展演活动结束之后,这些实物还将被送还我市。
池州傩保持远古时代仪式剧的艺术形态,汇集和沉淀了上古至近代各时期多元的宗教、历史、民俗、美术、音乐、戏剧等诸多文化信息,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是池州标志性地域文化。东至花灯的历史可上溯到唐代后期,由十余种形式各异的花灯组成,文化内涵丰富。2006年和2008年,池州傩戏和东至花灯先后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池州市文广新局社会文化科负责人介绍说,我市目前共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5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分别是池州傩、青阳腔、东至花灯和九华山庙会。近年来,我市切实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过科学的论证和抢救、整理,复制成精美的文化产品,在世界各地进行文化交流演出,社会反响强烈,池州古老的文化艺术形式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