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骑竹马来本报记者直击池州傩舞高跷马
【类型】报纸
【篇名】郎骑竹马来本报记者直击池州傩舞高跷马
【简介】 茅坦山湖村位于池州市东部的墩上街道办事处境内,由十个自然村组成。这里的老屋唐、新屋唐、阳春王、项家四个自然村结成一个傩戏会,每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两日为活动日,山湖村唐、王、项三姓便在活动日里表演“踩地马”和“高跷马”。高跷马是由四个17岁的美少年,踩在两米高的高跷上,身扎竹马扮着古装,表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12
【正文】
茅坦山湖村位于池州市东部的墩上街道办事处境内,由十个自然村组成。这里的老屋唐、新屋唐、阳春王、项家四个自然村结成一个傩戏会,每年正月十四和十五两日为活动日,山湖村唐、王、项三姓便在活动日里表演“踩地马”和“高跷马”。高跷马是由四个17岁的美少年,踩在两米高的高跷上,身扎竹马扮着古装,表演骑马打仗的故事——在汉代宫廷大傩里记载了这种骑马逐疫的表演形式。今年正月十四的晚上,我们来到这里观看傩舞高跷马表演。
少年们是当众扮相的——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在表演。冬天的寒夜,他们仅着单薄的T恤与秋裤。在秋裤的外面,罩上大红的绸裤。头上紧紧地包裹红头巾,把他们本来就英俊的脸,勾勒得更加英气逼人。他们在执事的引领下,向着供奉傩戏面具的供台,三叩九拜。屋里一支唢呐一直在吹响,不像印象中的唢呐声音那么欢喜高亢,反而变得幽幽然呜咽婉转。
屋外鞭炮轰鸣硝烟弥漫。少年们一步三跳地蹿到院落里,登上长梯。他们坐在梯子上,换上母亲早就准备好的新鞋子。早在一年前,他们就被告知自己今年要表演高跷马,妈妈便有心为他们备好新鞋。守候在一边的小少年,用笸箩盛上黄表纸递上高高的梯子。这里的方言,黄表纸叫做表芯纸。取其谐音表心,向神灵表达诚心之意。将纸垫衬在脚踝等处,紧紧地将少年的腿脚与高跷绑缚一起,也起到缓解压力减少摩擦的作用。
最先绑好高跷的少年很快走到场院中央。他做着各种动作,试验他的跷是否扎得牢靠。他一会儿双脚蹦跳,一会单脚做九十度的旋转。这让其他三位同伴有些小小的着急。蹬上高跷的少年,顿时鹤立鸡群高人一等。众人仰视心生艳羡。郎骑竹马来,这可算得上高头大马啊!
为什么跷高要达两米之高呢?池州市非遗中心主任李大成说,高跷是祖上传下来的,不知理由,我们只是传承。也许两米的高度,换算成市尺正好是六尺,有六六大顺之意。而我与省非遗中心副研究馆员胡迟暗中思忖,踩着高高在上的跷,显得脱离凡界与上天更为接近,也许更方便与神灵交流吧。
一直挂在祠堂墙壁上的竹马摘了下来。这些竹扎的马,蒙着鲜艳的绸布。或黑或白或红或黄。少年们把它们绑在腰间,走动时,竹马身上扎的铜铃铛叮当作响。与竹马同色的戏装也递到了少年们的手上。他们踩着高跷,边挪动着小碎步保持着平衡,边手脚麻利地穿衣戴盔。这套戏装把他们和马都包裹了起来,显得人马合一,很是精神。执事自神堂又捧一木盘上场,盘中依序放着四枚面具,在少年面前双手举过头顶,少年们接过面具后上下拉动马头,使得马铃频频作响表示感谢。
今天表演花关索、鲍三娘、鲍礼、鲍义四人比武,四匹马先舞令旗,意为发兵,后为对阵。小伙子们血气方刚动作孔武有力。那个骑黄马的小帅哥最是英俊,五官轮廓分明,鼻梁高眼睛大,四肢修长宽肩细腰。他骑的黄马似乎最不驯服,刚烈得很,每每经过身边,将地面跺得咚咚作响。
现场围观的人群大约有1000多人,方圆只有200平方米左右的场地显得越发窄小。少年们脚踩高跷身系竹马,非常娴熟地表演“溜马”、“交战”等动作,尽展古代战将风采。在他们的头肩处电线纵横,舞动姿势稍稍大些,就将电线打得晃晃悠悠。看得我胆战心惊。他们脚下是喧闹的人群,而震耳欲聋的鞭炮又在人群中炸响。执事在少年们的脚下不停地提醒:靠右边些……或者大声说,不能向后退了!李大成说,戴上面具后视线很受限制,高跷马的表演者只能向前平视,无法向四处看,更看不到脚下……正说着,红马少年的跷踩着鞭炮,顿时略失平衡动作有些慌乱,人群中一片哗然,而我捏紧的拳头里突然冷汗涔涔。
据执事介绍,选中表演高跷马的少年必须是童子身。最多演两年,到了适婚年龄,他们要娶亲生子,便不得再扮高跷马的角色了。——没有想到,他们的表演生涯是如此的短暂!今天出场的四个少年,分别来自山湖村三个大姓的四户人家,他们都是年前才从城里返乡的。从城市到乡村,从现代生活的手机电脑到古老的傩舞表演,短短几天,这些少年人的角色跨度如此巨大,实在令我有穿越的恍惚。
遥想当年,被选出踩高跷的美少年,迷倒多少年轻女性啊。可惜的是,今天围观的人群里,很少是适龄女子。尽管少年们演得很是卖力,但台下却少有艳羡而热烈的目光追随他们,这的确让人感到遗憾。——现在的年轻人,有着广阔的交际空间和灵活的交友手段,姑娘们讨厌鞭炮火烛的呛人烟味,更愿意安然闲适地坐在电视机前和电脑前吧。
本报特派记者 王小波/文 郑成功/摄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