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多姿多彩的惠水汉族民间艺术——《傩舞》 ◎ 施国俊

多姿多彩的惠水汉族民间艺术——《傩舞》 ◎ 施国俊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多姿多彩的惠水汉族民间艺术——《傩舞》 ◎ 施国俊

【简介】千百年来,惠水各族人民在火热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生动地反映了各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尤其是充满地方色彩,群众喜闻乐见、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汉族民间舞蹈 ——《傩舞》,显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与无穷的魅力。 傩舞亦称“傩愿舞”,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民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413

【正文】

千百年来,惠水各族人民在火热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形式多样、风格迥异、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生动地反映了各民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尤其是充满地方色彩,群众喜闻乐见、散发着乡土气息的汉族民间舞蹈 ——《傩舞》,显示了强大的生机活力与无穷的魅力。

傩舞亦称“傩愿舞”,是汉族最古老的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据史料记载:傩舞传入惠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人们在请神还愿、祈福驱邪,祭祀先祖,娱乐乡邻时的一种表演形式。傩舞主要流传在羡塘、抵季、雅水、抵麻、王佑、芦山等汉族集居的边远乡镇;傩舞表演一般从起傩到收傩,历时三天,演出时傩舞要保持在八个左右,傩戏二十四则;傩舞表演时一般要戴上木雕面具,系上60公分长的黄头巾,身着古装,扮神、扮兽、扮戏中人物;表演前,主家要装饰傩堂,用竹篾纸张扎糊成拱门彩桥,供奉傩公傩婆;表演的场地分别在傩堂内和庭院上;在傩堂里表演的舞蹈有穿插说唱的《礼请》、《申文》、《架桥》,以及《请神》、《捆鬼罡》、《砍路》、《跳门坎》、《送神》等;在庭院里表演的舞蹈有《爬刀山》、《板凳舞》等。其中《爬刀山》十分惊险奇特,是用木杆搭成一个高三丈六尺(12米)的木架,上边依次捆着36把刀刃朝上的锋利钢刀。表演者先在木架下赤脚狂舞一个时辰,然后脚踩刀刃,手握刀身爬到架顶,并表演各种惊险动作,令人倍感惊奇。

傩舞有的舞姿粗犷,动作豪放,大开大合;有的动作细腻,感情炽热,滑稽可笑。傩舞表现的内容多是歌颂劳动的。如劈山开路的“砍路”,勤劳智慧的“铁匠”,为人送信的“报福”,为人类耕耘的的鲁班,教人养蚕的“梅香小姐”等。傩舞的面具夸张凶猛,显示了一种狰狞、冷酷、宁静的美。

1990年,受贵州省文化厅的委托、亚运会组委会的邀请,该县古傩艺术表演队赴京参加了第十一届亚运会中国傩面具艺术演展活动。傩艺术队在北京共表演了39场舞姿粗犷、色彩神秘的傩舞《请神》、《打嘎舞》、《傩公傩婆》、《送神》等舞蹈和数则傩戏,观看演出的有中央各文化单位和北京各大专院校的有专家、学者,以及驻京的外国使节及各国来宾。首都十几家新闻单位作了报道和发表评论。新华社电讯称:古朴神奇的傩艺术表演令中外观众惊叹不已;台北《联合报》在专稿中称贵州傩艺术是“北京亚运会周边活动中最引人瞩目的文化遗产的展现”。次年,惠水县民委又带着傩艺队赴湖南吉首参加国际傩艺术研讨会的演展,引起外国专家的浓厚兴趣,给予了较高评价,研讨会还专门赠给惠水县锦旗一面,褒奖了多姿多彩的傩艺术。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