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创新使700年民俗文化走向市场旧县村傩舞叫响珠三角

创新使700年民俗文化走向市场旧县村傩舞叫响珠三角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创新使700年民俗文化走向市场旧县村傩舞叫响珠三角

【作者】 赖寒霜 颜荣生

【简介】 本报讯 (记者赖寒霜 特约通讯员颜荣生)日前,麻章镇旧县村傩舞队被佛山市邀请表演两场,拿回来3万多元的“表演费”,村民们无不欢欣鼓舞。70多岁的老村长说:旧县傩舞在村场舞了700多年,现在终于“舞”向大城市了,开始赚钱了,也为咱旧村人争足了面子——这全在舞技上的创新。 2008年,旧县傩舞成为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947

【正文】

本报讯 (记者赖寒霜 特约通讯员颜荣生)日前,麻章镇旧县村傩舞队被佛山市邀请表演两场,拿回来3万多元的“表演费”,村民们无不欢欣鼓舞。70多岁的老村长说:旧县傩舞在村场舞了700多年,现在终于“舞”向大城市了,开始赚钱了,也为咱旧村人争足了面子——这全在舞技上的创新。

2008年,旧县傩舞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名声大振,村傩舞队及时对表演艺术进行了创新,在保留舞蹈原始韵味的基础上,从舞步到手指的“香火诀”动作,都进行了有效改造,使舞蹈更为强劲、粗犷、神秘,令人耳目一新,十分吸引观众眼球。去年10月在佛山市举行的中国——东盟非物质文化交流会上,旧县傩舞一展风采,立即让国内外来宾惊呆,打响了旧县傩舞名片。接着广州、佛山、南海等地各类文化、商业活动,纷纷出高价邀请旧县傩舞队前去表演。在今年春节期间,傩舞队几乎天天在湖光岩风景区、吴川、东海岛等地表演,收入源源不断。

创新是民间艺术的生命,是市场与艺术紧密连接最佳形式。旧县傩舞队长彭锦春说,跳了一辈子傩舞,现在才感觉到豁然开朗,才有劲头,是创新使我们走向了市场,去年仅到珠三角表演收入就近10万元,再也不要村里供养,现在还不断接到邀请——“有得做”。我们准备请来有关专家指导舞步、雕刻、击乐等方面的改造,以更新形式抢占湛江每年各村的“年例”活动市场,开拓国内市场,争取到国外表演,让旧县这古老文化名播海内外。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