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叶声声,笙歌阵阵,傩舞傩戏,盛况空前浓情姑娘节:从苗家走向世界
【类型】报纸
【篇名】木叶声声,笙歌阵阵,傩舞傩戏,盛况空前浓情姑娘节:从苗家走向世界
【简介】 “哭嫁”彭超摄 贵客进家门,必喝拦门酒。 艾哲摄 苗家迎春仪式:“逗春牛”。 艾哲摄 芦笙迎宾,乐音缭绕。 艾哲摄 5月10日 ,农历四月初八 ,绥宁苗家姑娘节。 这天 ,刚被授 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寨市古镇里 ,人流如织 ,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尽情地享受着苗家姑娘节呈献的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481
【正文】
这天 ,刚被授 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寨市古镇里 ,人流如织 ,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尽情地享受着苗家姑娘节呈献的欢乐。
姑娘节 ,再次向世人揭开神秘的面纱。
苗族姑娘节:纪念女英雄杨金花
在绥宁 ,流传着一个优美的历史故事。
据清乾隆 版《绥宁县志— — — 民俗篇》记载:宋代名将杨延昭之子杨文广南征平蛮 ,兵败广西柳州 ,身陷蛮兵反王。
为削其锐气 ,反王每日只送给杨文广很少的食物。妹妹杨金花每日到监牢中送饭给杨文广时 ,饭菜均被牢头狱卒抢吃一空。时日一长 ,杨文广身体日渐羸弱。
黄桑坪的苗家姑娘宜娘知道后 ,心急如焚。当听说狱卒 抢“牢饭”吃时 ,宜娘马上想起山里有一种叫“老茶叶”的植物 ,叶汁能将大米染黑 ,如果用它煮成黑饭 ,不知道的人肯定不敢吃。于是 ,她和杨金花煮了满满一鼎罐黑饭 ,用竹篮装上 ,篮底藏了一张纸条和一把柳叶刀 ,暗示杨文广吃饱饭后杀出牢笼。四月初八这天 ,她们把饭送到牢房时 ,狱卒们见饭是墨黑墨黑的 ,不敢吃 ,只好把饭送给杨文广。吃完黑饭后 ,杨文广浑身有了力气 ,他用力挣断枷锁 ,拿起柳叶刀猛虎一样杀出地牢 ,很快与杨金花率领的援兵会合,攻占了柳州城。
打了胜仗后 ,宜娘在柳州城头射出一箭 ,向家乡报告胜利的消息。箭穿山越岭 ,最后落在绥宁县城寨市的西河 桥下。至今 ,还隐约可见插在河边石缝里的半截箭杆。随后 ,宜娘跟随杨文广和杨金花东征西战 ,最后战死沙场。
为纪念杨金花与宜娘的忠贞 、勇敢 、智慧 ,此后苗家便把农历四月初八定为“姑娘节”。从此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出了嫁的当地苗族姑娘都要回娘家 ,与姊妹们一起吃黑饭 ,唱山歌 ,比女红 ,叙旧聊天。
拯救姑娘节:传承苗族文化瑰宝
姑娘节起源于宋 ,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虽然历代封建统治者曾多次借口“苗蛮聚众谋反”和“有伤风化”,对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横加禁绝 ,但在广大苗胞地区 ,英勇的苗族人民不畏强权 ,每年都要欢度“四.八”姑娘节 ,并一直沿袭至今。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 ,苗家人早早地把出嫁了的姑娘接回娘家过节 ,祭先祖神灵 ,祭狗祭牛 ,吃黑米饭 、赶菜 、舂糍粑;中午 ,从十里八乡汇聚到苗族人民奉为圣地的黄桑坪上堡古国 ,举行耍龙舞狮 、山歌对唱 、木叶传情 、背媳妇、跳芦笙舞 、爬藤 、逗春牛 、抬故事 、跳傩舞演傩戏等活动;夜幕降临后燃起熊熊篝火 ,举行跳花跳月等活动 ,欢娱达旦,场面壮观 ,炮铳齐鸣 ,气氛热烈。活动中的各种用品道具大都就地取材 ,自己制作 ,如铜锣 、牛皮鼓 、蛇皮琴 、芦笙 、竹笛 、蓑衣 、傩面 、傩刀等。
然而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 ,以黄桑坪苗王古国为中心的绥宁县及周边的广大苗族居住地区与外界长期相对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 ,原有的传统原生态生活模式受到了外来文化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巨大冲击 ,当地苗胞(尤其是年轻一代苗胞)的传统生 活习惯日渐淡化 ,各种民族文化活动 ,无论从规模还是参与热情都已与从前相去甚远。随着一些资深艺人的相继辞世 ,绥宁苗 族“四.八”姑娘节日趋弱化。
为了不让这一承载着苗族文化瑰宝的民族重大节庆活动销声匿迹 ,绥宁县委 、县政府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抢救行动。
发展姑娘节:民俗强音响彻世界
1996年 ,绥宁县政府投入30万元 ,隆重举办了首届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 ,并以县委 、县政府的名义发文 ,恢复已中断多年未举办的一年一度的民间“四.八”姑娘节。
同时 ,投入10万元 ,对苗族“四.八”姑娘节的聚会圣地— — — 黄桑上堡苗王古国进行生态 、文化保护。
1998年 ,绥宁县政府投入50万元 ,举办了第二届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同时 ,以省内外多名艺术家拍摄的反映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民俗风情及黄桑自然保护区风光为内容的黄桑揽胜邮折 ,由湖南省邮票公司向全国发行。
绥宁县还多次请来专家进一步挖掘整 理“四.八”姑娘节的相关资料 ,出版了专著和专论。县政府每年将安排老艺人的生活补助纳入财政预算;聘请资深艺人专门编写教材 ,在黄桑坪及周边各苗族乡镇中小学开办苗族民间艺术 、民俗风情培训班 ,培养继承人。
如今 ,民间一年举办一届 ,县委 、县政府五年举办一届的绥宁苗 族“四.八”姑娘节已成为绥宁乃至周边地区广大苗族同胞的一件文化盛事。崎岖的山道上 ,清亮的小溪边 ,古老的山林里 ,木叶声声 ,笙歌阵阵 ,到处都是涌动的人流 ,到处都是欢笑的海洋。人们以舞会友 、以歌传情 ,吃乌饭 、喝油茶 、吹芦笙 、对山歌 、逗春牛 、赛爬藤 、背媳妇 、观傩戏 、通宵达旦 ,尽情狂欢 ,盛况空前。
2008年6月 ,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成功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绥宁苗族“四.八”姑娘节向世人撩开了她神秘的面纱。这一承载着苗族文化瑰宝 、影响波及周边湘桂黔三省边界广大苗族地区群众的民族重大节庆活动 ,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青睐,成为绥宁向外界推介自己的一张名片。
返回本版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