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令箭滚刺床首次走出家门 傩舞艺术在“波罗诞”千年庙会上显神奇
【类型】报纸
【篇名】穿令箭滚刺床首次走出家门 傩舞艺术在“波罗诞”千年庙会上显神奇
【作者】 施用和邓勃
【简介】 广东地区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湛江傩舞和人龙舞、舞鹰雄等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昨天参加了在南海神庙举行的第四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表演受到欢迎。 傩舞被称为“舞蹈的活化石”。湛江傩舞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祭祀仪式。这次由湛江麻章区旧县村表演的傩舞中,还融入穿令箭和滚刺床两项民间绝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265
【正文】
广东地区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湛江傩舞和人龙舞、舞鹰雄等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昨天参加了在南海神庙举行的第四届广州民俗文化节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表演受到欢迎。
傩舞被称为“舞蹈的活化石”。湛江傩舞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祭祀仪式。这次由湛江麻章区旧县村表演的傩舞中,还融入穿令箭和滚刺床两项民间绝技,据称皆寓“以我痛苦祈万众幸福”之意,与古印度苦行僧相似。据悉,这是他们首次走出家门外展演。
《舞鹰雄》以武术和舞蹈为基础,模仿鹰、雄相斗相处的动作神态而创编的一套传统民间艺术。其中,采天青动作惊险,扮演鹰的演员伏在一根高杆顶端,由众人竖起木杆顶至空中,并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运用腹力,肚顶木杆,表演高空平衡旋转和采青等高难度技巧,表现“鹰击长空”的壮观场面。
雷州沈塘人龙舞相传源于明嘉靖五年(公元1517年),演出的“龙”全部由人组成,“龙头”由身强力壮的大汉所负男童双手高举形成龙角,“龙身”由数十个大人分别肩扛小孩相继做俯仰动作,其仰卧时在前者抱住在后者形成链条,“龙尾”由末端大人肩负小孩头顶高冠形成。“人龙”随锣、鼓等乐器有节奏敲击而左盘右旋、上下起伏前进。
据了解,近年来,湛江的曲艺家对傩舞和人龙舞、舞鹰雄等的表演程式进行了改革加工。据称,目前湛江人龙舞仍在加紧排练不断完善,为争取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及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打好基础。
本报记者 施用和 邓勃 摄影报道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