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傩乡傩魂
【类型】报纸
【篇名】寻觅傩乡傩魂
【作者】 吴鹏程
【简介】 ■ 吴鹏程 池州傩戏由于各宗族代代沿袭,互不交流,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它对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民俗文化、社会风尚、宗教演变都有一定的价值。 “戏曲活化石”的美誉犹存,但如何保护传承傩戏,却依然是当下争辩的话题。 2013年7月,阜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006
【正文】
■ 吴鹏程
池州傩戏由于各宗族代代沿袭,互不交流,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被誉为“戏曲活化石”。它对研究中国古代戏曲、民俗文化、社会风尚、宗教演变都有一定的价值。 “戏曲活化石”的美誉犹存,但如何保护传承傩戏,却依然是当下争辩的话题。
2013年7月,阜阳师范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团赴池州刘街、姚街、茅坦等地,开展调研活动,了解池州傩戏的发展现状。在刘街南山上村的祠堂,大家眼前浮现出古老傩戏的表演场景:初看,如人鬼神乱舞,完全不知所云;再看,如人神交流,其辞真切;再细看,言语丰富、表情夸张,给人一种非常强烈的视觉震慑和说不清道不明的畏惧感、崇敬感。问起傩戏的价值,民间艺人刘当红说:“傩戏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历史相当久远。 ”随后又补充道:“还有,傩戏教育我们要做好人,不能做坏人,做坏人要遭报应。 ”
傩戏艺人对善与美的虔诚是深刻的,这种力量源自何方?我们在演出祠堂的中堂、对联中似有所获。 “高列千峰宝炬森,端门方喜翠华临。宸游不为三元夜,乐事还同万众心。天上清光留此夕,人间和气阁春阴。要知尽庆华封祝,四十余年惠爱深。 ”傩戏演出时悬挂此中堂,寓有人间欢愉、生活美好之愿望。祠堂还有这样的对联,上联是“采藻采蘋慎终追远”,下联是“荐羹荐豆报本守成”。 《诗经》有《采蘋》之诗,“慎终追远”语出《论语》,可见此地曾经有较深厚的文化教养。 ”从楹联中发现傩戏,是一个独特的视角,这些楹联分为三个部分:祖先膜拜、自我娱乐、气节操守。
盛极几百年的傩戏,尽管曾经有强大的精神力量,但也难逃淡出大众视野的命运。谈保护,谈传承,该怎么做?其一,应该首先了解傩戏的完整性。傩戏的源头可以追述到上古时代的巫术,而历朝历代的思想意识也在池州的土地上沉淀积累,各地的风物民俗流传至池州,正是这些因素综合塑造出池州傩戏,傩戏的物质载体,包括面具、五色伞、古老钱、祠堂等,都诠释着傩戏的点点滴滴。此外,傩仪、傩舞、傩戏都是池州傩戏所涵盖的内容,忽视或割裂任何一个部分,都无助于傩戏的保护。其二,就传承者而言,保护傩戏不是将傩与人分开。今天,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旅游演出的傩戏,却鲜见作为乡民自娱自乐的表演,我们是否更应当注重傩戏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而不只是以傩戏的名头吸引台下的观众?其三,乡民们忙于农活与生计,傩事活动自然受到影响。刘街南山刘氏每年正月初七开始的傩戏现在却提前到初二,原来的多场傩戏也缩减成一场,傩戏的保护需要各方合力扶持。但愿底蕴深厚的池州傩戏重焕青春,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精彩的曲线。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