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在傩乡的观察与思考

在傩乡的观察与思考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在傩乡的观察与思考

【简介】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贵池东南部山乡刚恢复傩事活动至今,几乎每年的正月里,都要去傩乡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今年正月,再进傩乡,再近乡傩,踩着傩乡的路,望着傩乡的村庄,听着傩乡人的叹喟,心中有欣喜,有忧虑,有困惑,有感慨,有期盼…… 路 每年一到正月,特别是初七,通往贵池区梅街镇的齐石公路上,大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357

【正文】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贵池东南部山乡刚恢复傩事活动至今,几乎每年的正月里,都要去傩乡走一走,看一看,听一听。今年正月,再进傩乡,再近乡傩,踩着傩乡的路,望着傩乡的村庄,听着傩乡人的叹喟,心中有欣喜,有忧虑,有困惑,有感慨,有期盼……

每年一到正月,特别是初七,通往贵池区梅街镇的齐石公路上,大小车辆便突然多了起来,主要是来自池州城以及天南海北去傩乡采风、考察、摄影的队伍。十几年来,通向数十个傩村的山路大多坑坑洼洼,坎坷不平,一遇雨雪,更显泥泞湿滑,颠簸难行……来自上海的导演、摄像师陆宇清先生,业余酷爱历史、人文题材的摄影,连续四五年的正月都驾车来探访傩乡,近年我很多时候都搭他的越野吉普车像打游击似的不分昼夜穿梭于各个傩村,因为许多傩村每晚都同时在举行傩事活动,常常为了多看一些村庄多拍一些照片,我们像抢火似奔波于各个村落之间,尽管我佩服那辆车的强劲动力和陆导的高超车技,但依然弥补不了因山路难行耽误时间而错过演出造成的遗憾。然而,从去年开始,这种窘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几乎所有的村落之间都铺了水泥路或柏油路,想不到村村通工程在傩乡实施得如此迅及和普遍。去年十二月,为了展示徽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池州傩,更是为了探寻一条保护、传承乡傩的新路子,几个农民艺人从山旮旯的傩村走出来,带着曾藏匿于老屋夹墙中的傩面具,就是踏着这条条平坦、硬实的水泥路,沿着更宽敞、便捷的高速公路舞进了大上海,一个月后,他们带着一片掌声和???彩,还有“池州傩戏舞,上海放光彩,参与世博会,联谊沪皖来。”之类的赞语,又踏上这条漂亮的水泥路回到傩乡……在上海巡演期间,曾任上海世博会申报片执行导演的陆宇清到演出现场观看傩艺表演,并盛情款待傩艺人,他说这班农民能来上海展示乡傩“真不容易!”,当他得知去年赴上海巡演的农民特别是几个年轻人过了十五又要沿着这条路走出山外,关切地问:“还出去演傩吗?”,得到的回答是否定的。正月几天乡村冲天的爆竹、铿锵的锣鼓和悠扬的傩腔怎能留得住乡人奔赴城市打工谋生的脚步?!即便是骨子里热爱乡傩艺术的年轻人,乡野间“游案”、“朝社”的队伍,祠堂里古拙、奇特、玄奥的傩戏、舞……恐怕只能成为他们在陌生的城市里思念家乡时的点点记忆了……白天进山,路上不时有拉满矿石的车与陆导的车交会而过,偶尔也发现有些路段被碾坏,我解释并介绍道:“傩乡有很多矿山……”陆先生打断道:“傩文化也是一座矿啊!”。是的,贵池傩不仅是一座矿,而且“品位”很高啊!通往傩乡的路坏了,很快就会重新修好,可是乡傩的路,起初是一些并不富裕的乡民们“一锄一锹”、“一分一厘”“修”起来的,现在这条“路”有些不成样子了。通往傩乡的路将会越来越宽敞、平坦,而乡傩,它未来的路到底会怎样……

村舍

在二十多年前,傩乡村舍的土房、瓦屋可以说是鳞次栉比,有的村庄偶见几幢楼房,就显得鹤立鸡群了,这正合民俗摄影者之意,镜头可以轻易避开那些在他们看来与古傩“不甚协调”的洋楼,所得村中举行傩事活动的图片,的确清丽、土朴,古色古香……而近些年,再去傩乡,比例则完全颠倒了,有的村落几乎是清一色的洋楼,留下的土房、瓦屋多作为农家的脚屋。而非私人的建筑,除了村部、学校外,就只剩下祠堂、队屋,它们不仅是村落傩事习俗活动的场所,也成为村民情感凝聚的象征。在许多傩村,而今冷缩一隅的队屋、祠堂,在周围的楼群中显得格外陈旧、寒碜。

长垅桂和缟溪曹的正月抢灯伞,是祖传数百年的傩俗,村庄上空醉舞着的红红艳艳的灯笼,恰似村民们红红火火的日子。无论是西华姚,还是南山刘、太和章……随便在哪一个傩村,从年轻人光鲜、时尚的衣着和村里一幢比一幢洋气的楼房以及大屏幕液晶电视、电脑上,都很容易读到那份自信和自豪。然而,遗憾的是,乡傩文化的境遇与村庄生活环境、村民物质生活的改善并非成正比。因为缺乏资金,山里姚祠堂年久失修随时有坍塌的危险,凤岭刘仄、铺庄谢祠堂、队屋摇摇欲坠,村民将舞台移至靠门边逼仄的一隅,傩戏唱得提心吊胆……这还算好的,毕竟傩戏还勉强在唱。梅街镇的邱村柯是离镇政府不远的山边小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刚一恢复傩事,即以独特的“二郎神会”以及保留有古老的“踏摇娘”和别具一格的“踩马”傩艺,引起中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并曾在村中召开小型观摩、研讨会。然而,仅才十几年的时间,这个村的傩事活动便因缺资金缺演员而悄然停息,今年已是第二年了。这此之前,原清溪乡的碧崖江、岭上舒,原里山乡的花园巩、河西毕,原解放乡的俞村、元四章等傩村相继停演,曾经热闹非凡的傩村就这样悄然无声地消失了……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惜!曾经是“无傩不成村的”的贵池,在如今尚存的数十个傩村中,邱村柯,是最后一个消失的傩村么?

守望者

正月初六,我陪同合肥来的刘少宁先生去探访早春里有些冷寂的邱村柯,至今难忘七旬傩艺人丁炳根,眼看着自己当年一手恢复起来的傩,即将断掉显得有些无奈…还有姚村的姚家宝、姚家兴,源溪的曹季泉、曹六九,刘街的刘臣瑜、刘臣璋……这些尚健在的七老八十岁的傩艺人,脸上流露更多的是忧心与慨叹……

在刘少宁先生熟悉的傩艺人中,姚村的姚秉倚,殷村的姚官保,西华的姚永昌……几年前相继离世,一个个承袭丰富傩艺的生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片拍摄完不久,在傩乡四季更迭中消失得这样突然和匆忙。他们都是傩乡傩文化执着的守望者,他们巴望着乡傩能走得更远,而他们的后代们,很少能理解他们的执着和痴迷。村中的年轻人津津乐道的是王菲和周杰伦的新歌,去苏、浙比去上海、北京,哪里更好挣钱……这,谁又能怪他们呢?

我们越深入到傩乡村落中去考察,越深刻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现的复杂和艰难。

当我们走进傩乡里的文化传统,许多傩仪、傩舞中都体现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之心,都反映出对祖先前辈的敬仰之情。在节日里,乡民们面对自己的文化是自信愉悦的,是朴素健康的,是人性抒放的,是和谐吉祥的……在不同的乡村习俗中,娱神娱人的民间艺术是如此的丰富多彩,感人至深。

历史曾经造就了乡村的贫困落后,我们开始面对这样的现实,并希望以城市化的进程,尽快消灭乡村的贫困且正逐渐取得实效。但在走向富裕的过程中,我们是否思索过,贫困现实背后,一个长久支撑村民在贫困中生存和保持善良、勤劳、健康、淳朴生命品性的文化资源不能长期被我们忽视。

乡傩,这个面临消失的文化河,难道我们只能在一处处干涸的河床上去竖一块块冷硬的石碑吗?!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