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云梦皮影戏演到法兰西
【类型】报纸
【篇名】把云梦皮影戏演到法兰西
【简介】 楚天金报讯图为:秦礼刚和他的皮影 图为:秦礼刚与国际木偶联合会主席达地合影 图为:秦礼刚和孙子秦朗在演出 本报记者周逸雄 65岁的秦礼刚从事皮影艺术三十六载,从年轻时的挚爱,到以此为业谋生,到如今融入血液。他创办的“梦泽影戏馆”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上演皮影戏。国庆节期间,他正在深圳为寻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678
【正文】
楚天金报讯图为:秦礼刚和他的皮影
图为:秦礼刚与国际木偶联合会主席达地合影
图为:秦礼刚和孙子秦朗在演出
本报记者周逸雄
65岁的秦礼刚从事皮影艺术三十六载,从年轻时的挚爱,到以此为业谋生,到如今融入血液。他创办的“梦泽影戏馆”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上演皮影戏。国庆节期间,他正在深圳为寻找适合演出皮影戏的小学而奔走。
2007年,秦礼刚带着皮影戏进京,时任总理的温家宝看完表演后,紧握着他的手:“演得好,我一直看到老虎被打死。”
2010年,秦礼刚应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邀请,前往法国表演,在巴黎受到意想不到的追捧。
改革春风唤醒小木匠的皮影梦
1949年3月出生于云梦农村的秦礼刚说,小时候看电影要进城,皮影戏是乡村最隆重的娱乐活动。10岁那年,他第一次接触皮影戏,就被银幕上的小人儿和优美的乐曲声打动了,“那时候墙壁是木板做的,我用小刀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然后把一只眼睛贴在上面看戏,一看就是三个多小时,实在是太痴迷了”。打那以后,当一个皮影戏艺人的梦想,就在年幼的秦礼刚心中生根发芽。
可梦没有做太久,17岁那年,文革爆发了。“有皮影手艺的老师傅都被打倒了,连牛皮纸做的皮影都被红卫兵抢出来烧了!”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也许秦礼刚还只是个木匠。1978年,29岁的秦礼刚发现,皮影戏又能上演了,还广受百姓的喜爱。
曾经埋藏在心底的梦想,终于破土发芽开始生长。
拜师勤学自建梦泽影戏馆
1978年末的一天,秦礼刚拎着两瓶酒和一包糖,拜老皮影戏艺人刘修昌为师,但师傅提出“要为自己敲锣三年,方能为徒”。秦礼刚没有被难倒,他借来师傅的皮影道具,在不干活的时候揣摩、学习。师傅没有演出的时候,就将师傅接到家中,让师傅传授技艺。
让师傅吃惊的是,仅仅学了6天,秦礼刚就能独自上台演出。“唱男声像男生,唱女声像女生。鼎盛时期,我一天唱两场,白天在镇上的茶馆唱,晚上到乡间的禾场唱,场场爆满。”回忆当年盛况,秦礼刚颇为自豪。
秦礼刚的表演引起云梦著名皮影艺人陆春元的关注,他被陆收为关门弟子。
1986年,秦礼刚用多年的积蓄,在云梦县城关镇买了一栋两层小楼,并将其改建成能容纳180多名观众的皮影演出馆。1992年,秦礼刚正式将其更名为“梦泽影戏馆”。
每天上午11点半“开锣”,下午2点半“吆锣”,“那时候几乎是人潮涌动,座无虚席!”
走出国门
云梦皮影让世界惊叹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电视机和电影走进千家万户,皮影和其他古老的艺术一样,遇到了难以想象的生存危机。
皮影戏馆里常常只有几个老人,喝茶聊天听戏。为了改变现状,秦礼刚用了很多心思。他加宽加长了表演皮影的纱幕,人影也放大了一倍,让观众看得更清楚。
传统的皮影戏伴奏只有锣鼓,现在他又加上了民族弦乐器,为的是更好听,但是收效都不显著。
秦礼刚没有放弃,他仍然坚持着每天演皮影戏。
一天,几个外国小伙抱着摄像机跑进他的戏馆,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口中不停赞叹:“这才是艺术!”
这些小伙子拍摄了一部时长23分钟的纪录片《云梦皮影艺人和他的观众们》回到法国,一炮而红,斩获多个国际奖项。
自此以后,经常有国际友人慕名来到云梦观看皮影戏,甚至拜师学艺。直到目前,秦礼刚还有几个洋学生。
2010年,受法国布列塔尼孔子学院邀请,秦礼刚飞赴法兰西表演皮影戏,这是云梦皮影戏首次走出国门。
后继有人
孙子登上央视舞台
“多年来,我一直想找个好徒弟继承我的手艺,但现在想学这一行的年轻人太少了。”电话中,秦礼刚颇为无奈。“皮影戏没有两三年,是学不精的,即便学会了,也没地方演出,更不能赚钱。看不到希望,谁愿意学呢?这门手艺很可能会灭亡,长则十年,短则五年,必须培养新的观众,才能传承下去。”
从1978年学艺开始,秦礼刚在皮影事业上摸爬滚打30多年,克服了无数困难,收获了无数荣誉,但眼下却着实犯了难。
秦礼刚有两子一女,都无心继承父业。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孙子秦朗有极高的天赋。
秦朗2岁半的时候,拿起桌上的皮影,一边看着爷爷的动作,一边对着墙壁学。云梦皮影对演员的手部动作要求非常高,连成年人都很难掌握,但此前从未专门学过皮影的小秦朗一招一式却有模有样。
这个发现让秦礼刚又惊又喜,从此便教秦朗练起基本功,而聪明的小秦朗一教就会,简单的段子学了几天就会演。
2011年,秦朗还走上了央视的舞台,在中央电视台一套《天生我才》栏目,表演了精彩的皮影戏《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记者手记
守住传统艺术的根
“作为我们民间艺人来讲,把自己一生的精力都用在这个上面去了。如果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失传了的话,自己好像对不起自己了。”
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演出,哪怕只有一个观众还是要演。只为了坚守一个朴素的理念,“不让皮影戏断了根”。
从1978年学艺到如今,36年的岁月,秦礼刚不断追寻自己心中的梦,要让皮影戏发扬光大。
正因为像秦礼刚一样的非物质文化继承人,默默耕耘,才让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记者周逸雄)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