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一声道尽大鹏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一声道尽大鹏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一声道尽大鹏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简介】 潮俗皮影艺术家合影。 外国运动员学习皮影表演。 潮俗皮影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皮影戏: 《哥俩好》。 潮俗传统皮影折子戏《桃花娘》。 说起皮影,大多数人可能都不陌生,有声、有影、有曲、有唱。可是大鹏潮俗皮影却另有韵味,有曲唱的是客家山歌,有影演的是大鹏变迁。在夜色微凉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774

【正文】

潮俗皮影艺术家合影。

外国运动员学习皮影表演。

潮俗皮影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皮影戏: 《哥俩好》。

潮俗传统皮影折子戏《桃花娘》。

说起皮影,大多数人可能都不陌生,有声、有影、有曲、有唱。可是大鹏潮俗皮影却另有韵味,有曲唱的是客家山歌,有影演的是大鹏变迁。在夜色微凉的盛夏,在大鹏所城里,赏一段皮影听一段戏,回味一段旧时光,念一段不曾忘记的过去。在那一刻,古城与古艺结合得天衣无缝,古城让古艺焕发光彩,古艺让古城美名远扬。

近日,深圳市龙岗区第三批区级非遗名录正式对外公布,大鹏潮俗皮影正式入选非遗。据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程太介绍,虽然潮俗皮影为外来挖掘项目,但在深圳已有20年以上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扎根于深圳本土,经过广泛传播和世代传承,已经发展成为波及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社区、城乡聚落的共享文化,意义深远。

潮俗皮影别有韵味

一块白布,一盏灯光,尺把长的皮质小人在幕后表演,灵活的动作、轻快的步伐,灯光穿过皮影,白布另一侧便显现出色彩明艳、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和楼宇殿阁,这就是传说中的潮俗皮影。与其他地区的皮影演出不同,潮俗皮影的剧目和配乐全部来自潮汕的弦乐伴奏,悠扬畅快、婉转细腻……有人说不是地道的老广东人,唱不出这一番风光;不是离家的游子,懂不了那一根根细细的线牵的不止是皮影,而是结在心头的乡愁。

其实中国皮影素来有南北和滦州影、陕西影、潮州影三大流派之分。陆丰皮影就是南派皮影的唯一代表,也是潮州影目前在中国大陆唯一的留存。据专家推测,潮俗皮影是宋代从中原传至杭州、闽南,宋末又从闽南移民到现在的海陆丰地区的。然而不论是哪个流派的皮影戏,精美的雕工、独特的唱腔和生动夸张的表演,都是不可缺少的元素。那么潮俗皮影的特别之处何在呢?宽大的布幕背后,是否发生过比皮影戏本身,更加精彩的故事呢?潮俗皮影戏也叫皮猴戏,它以牛皮雕镂的影身,借灯光显影于布幕来表演故事。北方皮影高亢粗犷,潮俗皮影则含蓄内敛。自宋末闽南移民把皮影带进来,一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潮俗皮影戏班大多是由当地农民自发组合的,凭借乡野田间做舞台,竟也涌现出了不少杰出的民间皮影艺人。当中,蔡氏家族名气最大,经历了四代传承,可谓是见证了陆丰皮影戏的兴衰变迁。

世代相传坚守文化

在大鹏所城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小楼,这就是蔡氏后人蔡劲笋的创作根据地——皮影馆。蔡劲笋告诉记者,他一共组织了十几个来自潮汕地区的中年人来到深圳,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皮影创作,自创剧目广泛参加各类公益演出,目的就是想让传统的曲目长久地流传下去。

蔡劲笋1965年出生于广东陆丰,1992年户籍迁入深圳市,现定居福田。自幼耳濡目染,深受传统艺术熏陶,拜潮俗皮影第三代传承人、著名皮影老艺人卓顺意为师,潜心学习皮影艺术。后又得到卓幼儿、蔡娘仔、陈茂孝、卓荣光等名家悉心指导。蔡劲笋唱腔洪亮饱满,操作手法灵活细腻,深得传统潮州皮影戏艺术精髓,成为潮俗皮影第四代传承人。他在15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陆丰县专业皮影戏剧团,1981年任剧团的主要演员,排练、主演过《白蛇后传》、《猪八戒招亲》等20多个节目,担任主要操作和配音演员。蔡劲笋对记者说:“我从小就参加皮影演出,但是由于时代的发展,皮影艺术日渐衰落,我也曾经去做过生意。但是无法割舍对皮影的热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最后还是决定回到自己所热爱的皮影表演行业。”

2008年,在深圳市政府“文化立市”政策的号召下,蔡劲笋召集了一批居住在深圳的艺友,组建成立了“潮俗皮影剧社”。剧社成员都接受过艺术系统专业教育及培训,受到老一辈皮影艺术家的言传身教,大都有20年以上丰富的舞台创作与演出经验。蔡劲笋告诉记者,广东潮俗皮影戏是当地群众最喜闻乐见的剧种,为了让这项传统的艺术得到保护,他与剧社的成员自掏腰包30余万元成立了这支皮影演出队伍。但要成立这样一支队伍,并不是有钱就行。十几岁就在汕尾皮影剧团演出多年的蔡劲笋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他仍然忘不了皮影这项艺术,看到现在许多小孩并不知皮影为何物,倍感自身责任重大。

结缘大鹏焕发光彩

说起皮影与大鹏的结缘,蔡劲笋很有感触,皮影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必须要得到保护和传承。而与大鹏的结缘正是文化的碰撞,他正在创作的新戏便与大鹏息息相关,歌颂的是大鹏人的美德,传承的是大鹏人的精神,体现的是大鹏人的勤劳和勇敢。他相信在大鹏的山歌里,在大鹏耳相传的故事中,潮俗皮影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展现时代特征,同时也会有新的潜力和市场。

大鹏博物馆黄馆长说,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皮影是一种非常神奇的艺术,所以全世界很多博物馆,都有收藏中国皮影。不过跟京剧、粤剧这些大剧种相比,皮影戏不仅濒危程度高,而且容易被忽视,尤其是潮俗皮影。它的知名度和演出市场,目前不及唐山影和陕西影。潮俗皮影虽然从陆丰来,但是20几年来根已经扎在了深圳,深圳是一个包容的城市,美好的文化在这里一定会得到更好的发扬。

据记者了解,蔡劲笋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大鹏的皮影馆里度过,有时拉上三五个编剧编写剧本,有时举行公益演出和皮影沙龙讲座,有时向社区居民、学生、市民宣传皮影艺术,有时教小学生操作皮影让他们了解传统艺术。蔡劲笋告诉记者,他想的就是把大鹏文化带出去,把潮俗皮影带出去。而谈及即将面世的有关大鹏的新戏,他卖了一个关子,说敬请大家期待。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