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太原莲花落亟待走出困境

太原莲花落亟待走出困境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6

【类型】报纸

【篇名】太原莲花落亟待走出困境

【简介】后继乏人延续遇难题 太原莲花落亟待走出困境 稿件来源:冯铁飞 ■本报记者 冯铁飞 “我想把莲花落这种民间曲艺传下去,再没人学就失传了。”这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创作者和表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曹强老人说的一句话。太原莲花落在上世纪60年代后盛行,在山西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从90年代中后期开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986

【正文】

后继乏人延续遇难题 太原莲花落亟待走出困境 稿件来源:冯铁飞 ■本报记者 冯铁飞 “我想把莲花落这种民间曲艺传下去,再没人学就失传了。”这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太原莲花落创作者和表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曹强老人说的一句话。太原莲花落在上世纪60年代后盛行,在山西几乎达到家喻户晓的程度,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这一颇合当地人口味的曲艺形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只有在盛大活动和节日的文艺演出上,才可能有幸看到到曹强老先生的表演。该如何保护这种绝技,成为迫在眉睫的一个问题。 曹强创新太原莲花落 据曹强老人介绍,历史上唱诵佛歌时有“一朵两朵莲花落”和“莲花开时众生乐”之说,那时起“莲花乐”就与“莲花落”名称通用,莲花落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那时的名称叫“落花”,是佛教劝善和募捐的一种演唱形式。曹强告诉记者,莲花落传入山西是在清朝道光年间。 那时,河南闹水灾,许多难民逃到山西文水、交城和平遥一带,同时,他们把莲花落也带到了山西,于是在山西晋中一带就有了唱莲花落的流浪艺人,一些当地人也用晋中方言来演唱莲花落,被称为“晋中莲花落”,太原莲花落就是在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962年,曹强还是太原曲艺联合会的相声演员,当时的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开始主动学习莲花落。他接触了几位莲花落老艺人,向他们虚心请教,由于这些老艺人都是用当地的方言表演,因此曲种韵味杂乱,难以普及和流传。为了更好地继承、发展莲花落,曹强以太原方言为基础,结合普通话发音,在认真研究晋中莲花落的基础上,从语言、唱腔、表演、节奏等方面对莲花落进行了重大创新和改革。在1963年的一次表演中,全新的莲花落大获成功,从此,太原莲花落作为一个全新的曲种诞生了。 曹强从此一头钻入了太原莲花落的创作中,一发而不可收拾。太原莲花落由于其独有的亲切感和幽默感,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当时家家户户都争相从广播中听莲花落,在街头随便找个人都能说几句莲花落的词儿。曹强告诉记者,最忙的时候,他一天要连续表演三四场。看到群众如此热爱莲花落,曹强更坚定了发展好这一曲种的信念,并由此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令观众喜爱的好作品。 后继乏人成心病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盛极一时的太原莲花落受到了冷落。进入21世纪后,太原莲花落更是冷场了。现在,太原莲花落已很难得到年轻人青睐,拜师学艺更是无从谈起。曹强老人说,在太原莲花落的路上,他一个人走了50年,觉得很寂寞。虽然现在太原莲花落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可后继乏人已经成了他的一块心病,如果不能完成这个心愿,他无法释怀。 曹强说,太原曾经有过太原大鼓和太原琴书,但到后来都无法延续,现在早已不知所终。他不想让太原莲花落最后的结局也是这样,所以一直在寻找合适的继承人。在太原莲花落发展的鼎盛时期,很多人都慕名而来向曹强学习,但是到最后却没有一人能够进入这个门槛。现在,来学习太原莲花落的人已很少了,可造之材就更是少之又少。据曹强介绍,近几年来,他除了仍旧坚持创作和表演外,积极物色合格的学员,还在企事业单位和文艺团体举办讲座和教学活动,目的就是希望在有生之年把一身绝技传授给有志于太原地方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播者,使太原莲花落发扬光大。 列入“非遗”看到希望 从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那一刻起,曹强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山西省曲艺界一位人士称,山西民间文化遗产中有不少和太原莲花落一样处于生死边缘,它们的发展和衰落受到了一定的历史因素影响,但现代人有责任把这些文化遗产继承并发扬光大。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一位负责人称,山西是非物质文化大省,以戏剧为例,建国初期山西的戏剧种类有50多种,但到现在,能够演出的也就20多种,消失的速度让人心惊。由此可见,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曹强告诉记者,相关部门的重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他说,2007年初,“乐之缘”曹强太原莲花落专场文艺晚会在太原举行。山西省委宣传部和省文化厅领导与省城观众近400人观摩了演出。这次演出非常成功,在这次表演中,曹强看到了发展太原莲花落的希望。但这是迄今为止曹强老人举办的唯一一场曲艺专场晚会。 曹强说,今年他又有机会办一场专场晚会了,太原将举行莲花落曲艺专场晚会,为国庆60周年献上文化大礼,届时,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太原莲花落的魅力,在各方面的努力下,太原莲花落不会落到后继无人的地步。同时他也呼吁,要对为数不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 ●相关链接 太原莲花落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艺术,表演者常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所谓七件子乃是分执于两手的竹板,因其一手所执两片大竹板,一手所执五片小竹板,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所以俗称为“七件子”。 莲花落的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来合辙入韵。表演时,先打大竹板,间配小竹板,打板三巡之后,开始说唱,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音稍长,颇合当地人的审美趣味。 太原莲花落的传统曲目,多以当地人熟知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要内容。长篇的有《五女兴唐传》、《万花楼》和《呼延庆打擂》等;短篇的有《小两口打架》《夫妻挑水》等。(钟和) 图为曹强(右)与搭档在表演莲花落 (资料图片)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