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落的观众们 快事帖
【类型】报纸
【篇名】莲花落的观众们 快事帖
【简介】□ 冰蕾 说起云南花灯,我想起一个流行于呈贡乡间的传统花灯调门——莲花落。在我们乡下,很多花灯调门中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当数莲花落,大多作为剧中的主人公因不幸遭遇被迫沿街乞讨时惯用的调门,唱这个调门时,演员一般拿着一根打狗棒边舞边唱,唱词多是诉说流落街头的前因后果,且每唱一句就有一小段婉转流畅的衬腔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531
【正文】
□ 冰蕾
说起云南花灯,我想起一个流行于呈贡乡间的传统花灯调门——莲花落。在我们乡下,很多花灯调门中最能引起观众共鸣的当数莲花落,大多作为剧中的主人公因不幸遭遇被迫沿街乞讨时惯用的调门,唱这个调门时,演员一般拿着一根打狗棒边舞边唱,唱词多是诉说流落街头的前因后果,且每唱一句就有一小段婉转流畅的衬腔,朗朗上口,悲悲戚戚,极具感染力。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的家乡呈贡仍有很多人没有解决温饱。有一年春节,十多岁的我随村里的花灯队到大河口村演出花灯悲情剧《小放羊》,剧情是一对姐弟因生母早逝,受尽后母虐待,只得背井离乡寻找亲生父亲的悲惨故事。当演到姐弟俩不得不打着莲花落沿街乞讨时,观众被演员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投入的凄惨诉说所打动,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剧中的悲痛里,跟着应和起“嗨多莲花呀—海棠花呀”的衬腔。舞着、唱着、乞求着、倾诉着,演员流泪了,爷爷奶奶们开始掏出手帕,想捂住眼泪鼻涕。坐在前排的一个老奶奶埋下头去,半天没抬起来。我从一侧的布幕后探出半个脑袋,看见奶奶哆哆嗦嗦地用左手拉起围腰的上面一层,然后将右手伸进缝在下面一层的口袋里,掏出了几个镍币,她将镍币捧在手里凑到眼前,看了半天,就拣了一个五分大小的镍币,毅然举手扔上台,像瞄准好一样正打在小演员的打狗棍上,“当”的一声被弹到舞台边墙上,又弹回跌落在脚边,蹦了几下才老实趴下。
这下可了不得,顷刻间只见台下的纸币、硬币、水果糖、米花团像三月油菜花地里的蜜蜂纷纷飞上台来,随后叫好声、哭泣声、赞叹声、吟唱声交织在一起,分不清谁是观众谁是演员,谁在诉苦谁来认亲,人们的情绪达到了最高潮。我想,若是允许,肯定会有好心的大婶大叔将台上的苦难姐弟领回家,马上到鸡窝里抓两个鸡蛋来给他们炒饭吃呢。这时,只见花灯队队长郎大叔走上戏台右边,脱下黑毡帽,给观众们深深地三鞠躬。而台上两个演员呢,虽然泪雨滂沱,却丝毫不乱地继续演出,该说就说,该唱就唱,一板一眼都越发认真、投入。
那天演出结束后,全体演员赶到台上捡拾观众们的慷慨相助,一清点竟有60多元,在当时足够买一头七八十公斤的大肥猪了,可见民众的力量、民间艺术的感染力所在。当然,按照行规,这些钱最终用来购买服装道具,添置锣鼓家什。哪次演出打“莲花落”收获的泪水钱最多,就为演员成长为主角或名角增加了最有说服力的筹码。
那时的乡间,“扔钱”的场景比比皆是。村人一听说今天村里唱花灯,早早地就用板凳、草墩、土坯甚至写上名字的狗头石把着位置,准备好零钱,为的是情不自禁时的畅快一扔。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