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琼:酸甜苦辣莲花落
【类型】报纸
【篇名】杨晓琼:酸甜苦辣莲花落
【作者】 周锋
【简介】 本报记者 周锋 靠卖光盘挣钱无几的杨晓琼,怏怏不快地回到了郓城。 为了生计,他和几个民间艺人组成草台班子,在门市开业庆典、红白喜事上演出。每次演出,他不仅根据现场的情况随口编唱,而且还见缝插针地与观众互动,“这大姨,吃得胖,一看就是有福的样。怀中抱着个小学生,是男是女认不清。这小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77
【正文】
本报记者 周锋
靠卖光盘挣钱无几的杨晓琼,怏怏不快地回到了郓城。
为了生计,他和几个民间艺人组成草台班子,在门市开业庆典、红白喜事上演出。每次演出,他不仅根据现场的情况随口编唱,而且还见缝插针地与观众互动,“这大姨,吃得胖,一看就是有福的样。怀中抱着个小学生,是男是女认不清。这小孩,真有福,当奶奶的看不足。”往往惹得观众哈哈大笑,把现场的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每唱一天,杨晓琼可以挣到100元钱。这样的商演隔三差五,让他的生活仍然陷入困顿。
2010年的一天,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改变了他的生活。他回忆说,当时他正陪着“岳母”和女友逛商场,口袋里分文皆无,这让他非常着急,如果女友万一看中了什么衣物,自己掏不出钱来,就要在“岳母”面前丢人了。突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对方自称是山东电视台记者。他随口回答说:“你要是山东电视台的,我还是中央台的呢。”直到对方一再解释,杨晓琼才高兴地说:“我在观音寺塔附近等着你们。”
见面后,记者要求到家中采访,这让杨晓琼很为难。多少年来,他与父母的关系非常差,他也不知道父母能不能让他进家门。无奈之下,他硬着头皮给父亲打电话说:“记者来采访我,你准备一下中午饭。”父亲在电话那端一听就来气了:“你小子还敢耍这花招骗钱?记者真要来家,我管饭,你不能进家门。”
在杨晓琼的家里,记者采访其父亲时,父亲说着说着就骂起儿子来:“整天价正事不干,学那叫花子要饭,连亲戚邻居都跟着丢人!以后你儿子还要上学,你还要再娶媳妇,哪一样不用钱?你当叫花子能挣得了钱?”越说越气愤,把儿子的竹板一下子扔了出去。
与杨晓琼的父母不同的是,他的“岳母”非常开朗。“晓琼要上电视了,这是好事啊,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岳母”回到家东拼西凑了1万元钱,放在一个布包里,给了杨晓琼。杨晓琼背着这个布包,配合着记者录制完了整个节目。了解到杨晓琼布包里的秘密,记者坚决不接受杨晓琼的吃请。
山东电视台以《传奇农民杨晓琼:出口成章莲花落》为题做了报道后,郓城县电视台随后跟进,拍摄了杨晓琼专题20集,在该台一连播放了20天。媒体的报道让杨晓琼名声大震,整个郓城县没有不知道莲花落艺人杨晓琼的,商演邀请也接踵而至。那时,他一天要演出三场,每场演出20分钟,给他的报酬也水涨船高,一场200元钱。
2010年8月,杨晓琼拿着自己挣的第一笔 “巨款”—8000元钱,回家交给了父亲。
“你这钱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走了歪门邪道?!”父亲生气地说。儿子虽然在外面名声鹊起,但父亲平时根本不愿听到儿子的名字,只要有人提起儿子的事,他扭头就走,所以他对儿子目前的情况基本不了解。
在杨晓琼的一再解释下,父亲终于接过了这笔钱,甩手给了杨晓琼的母亲。他仍然不相信,儿子这个学要饭的还真能挣了钱。
杨晓琼利用商演挣得的收入,将自家的房子装饰一新,并特地选择了2010年11月11日“光棍节”这天,大张旗鼓地把女友王红松娶回了家,结束了自己的“光棍”生涯。郓城县的民间艺人得知后,纷纷到场祝贺,并一连三天免费演出。随后,一班人马转战到杨晓琼的岳母家,又免费演出了一天,感谢这位在杨晓琼困难时期给予鼎力支持的老人。
三天的演出结束后,杨晓琼把朋友7000多元钱的随礼钱交给了父亲:“这么多年来,我没在家孝顺父母,连春节都没在家。全怪你儿子生活很失败,没脸在家侍侯父母。这笔钱,就是儿子的孝金。”父亲含泪接过钱:“爹骂你啊,也是为你好,想着让你走正道,你也不要生气。”
家人、亲戚和村民渐渐终于谅解了这个一心痴迷于莲花落的“败家子”。不久,在家人、朋友和当地信用社的支持下,他创办了一家礼仪公司,幸福的日子频频向他敞开了甜蜜的怀抱。
莲花落是一门形成于宋朝时期的民间曲艺,其内容多为劝世文,以扬善惩恶、吉祥纳福为主。用方言说唱,委婉动人,通俗易懂,生动风趣,具有寓教于乐,淳化民风之功能。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这门说唱艺术已经陷入濒临灭绝的境地。
杨晓琼走上了成功的路子,让师父姬银龙非常开心。作为姬银龙的好友,知名编剧、作家付海水对杨晓琼的故事非常感兴趣,创作了剧本《痴心的追求》,以莲花落的形式,反映杨晓琼情迷莲花落的坎坷历程。
付海水把剧本送给了杨晓琼,并告诉他说:“如果你想把这个剧本拍成电影,我可以给你找演员,并给你当导演。”
看到这个剧本后,杨晓琼非常兴奋,和好友吴政钦等人商量后,决定投资拍摄这部小制作电影。“如何保护和传承莲花落,这个困惑我很长时间的问题,一定会在这部电影里找到答案。”杨晓琼高兴地说。
“郓城县一向有‘书山戏海、筝琴之乡’之称,山东戏曲界有句俗话‘无郓不成戏’。郓城是全国四大古老剧种之一柳子戏的发祥地和全国独有剧种枣梆的发源地,也是鲁西南流行最广的剧种山东梆子、两夹弦的根据地。”杨晓琼说,像柳子戏等剧种,如果不加以挖掘保护,可能我们永远也不会见到这门艺术了。更让他痛心的是,有人告诉他,郓城县张营有一老汉,擅长犁铧戏,这是一门在全国都罕见的民间小调,而这位老人已年逾古稀,也是惟一的犁铧戏演唱者,连他的子女也不愿学习。
“像犁铧戏这样的民间戏曲,我甚至没有听说过。”杨晓琼说,他将尽快找到这位老人,赶紧拍摄老人的演唱,以作永久保存,“保护和传承稀有艺术,我责无旁贷!”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