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路相逢莲花落牵起“父子”情
【类型】报纸
【篇名】陌路相逢莲花落牵起“父子”情
【简介】“我和父亲,是一对熟悉的陌生人。”浩冉说。记者看着他,想起了一篇报道,被父亲深夜拒之门外的儿子,绝望之下,打开了煤气,欲和父亲同归于尽。 眼前的浩冉,正是这篇报道的主人公。 “教我学艺的师父,却和我情同父子。”浩冉向记者做了一个很 “艺术”的请教手势,“请你告诉我,我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一碗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1628
【正文】
“我和父亲,是一对熟悉的陌生人。”浩冉说。记者看着他,想起了一篇报道,被父亲深夜拒之门外的儿子,绝望之下,打开了煤气,欲和父亲同归于尽。 眼前的浩冉,正是这篇报道的主人公。 “教我学艺的师父,却和我情同父子。”浩冉向记者做了一个很 “艺术”的请教手势,“请你告诉我,我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
一碗牛肉面师徒从此心相印
10月10日傍晚,记者在太原市杨家堡幼儿园见到了浩冉,他受邀在此为孩子们教快板。白衣白裤,一个时尚的红包斜挎在肩,记者邀他共进晚餐,他潇洒地挥挥手,“保持身段,一般不吃晚饭。” 今年刚满20岁的浩冉,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太原男孩,从小喜欢艺术,2006年毕业于陕西省电影电视学校,现正备考中央音乐学院。在他的包里,长年装着一副快板,需要现场表演时,随手拈来,“竹板一响,且听我说一段快板!”那“手眼身步法”,还真像回事。 “他给我的最初印象,就是一个富家公子,四五年前就用上了手提电脑,”被浩冉誉为“第二父亲”的师父尹海鹏对记者自嘲,“我那时候,连台式电脑还没有呢。” 尹海鹏,山西省曲艺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尤擅太原莲花落。发源于宋代、迄今已有2000年历史的太原莲花落,在当代除了一位叫曹强的老人做过整理发掘工作,很少有人问津,几乎面临失传的困境。上世纪90年代初,一则有关某家具城的“莲花落”广告风靡一时,很多太原人至今津津乐道,“迎泽大街办了个家具城,展销的家具是爱死个人……”这则“爱死个人”的广告就出自尹海鹏的笔下、口中,从此,他与莲花落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他而言,选择更多的接班人,让莲花落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时代光彩,成了他“最真的梦”。 浩冉在陕西上学的时候,老“泡”音像店。在那里,他发现了尹海鹏的莲花落VCD碟片。买回去一看,非常喜欢。刻入电脑,随时听随时看。再发现尹海鹏新碟,再买再看。那个时候,他就“认识”了尹海鹏。暑假回到太原,一天下午和母亲到迎泽公园游玩,浩冉忽然听见莲花落声。循声望去,居然发现是尹海鹏老师在教孩子们。浩冉恨不得马上拜在尹老师门下,又怕太过冒失遭到拒绝。为儿子学艺,母亲出面介绍情况、表达心愿。尹老师听后,觉得“现在这种孩子比较少见”,决定收浩冉为徒。 拜师仪式后不久,师徒俩上完课准备回家,浩冉满脸通红地看着师父,脱口而出,“我好想吃碗牛肉面。”师父吃了一惊,连忙询问缘由,浩冉嗫嚅半晌,才说出一个秘密,“我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 一个“富家公子”怎么会两天没有吃饭?尹海鹏没来得及细问,马上答应:“绝对没问题,师父请你。” 浩冉饱餐一顿后,师徒俩随后来到了浩冉在小店区小马村租住的房屋。 眼前的情景令尹海鹏心酸。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家徒四壁,浩冉的四季服装堆在墙角,有的已经发霉。仅有的一张木板床上,只有两卷行李,浩冉和他的母亲晚上只能挤在一张床上。 尹海鹏这时才得知,浩冉并不是富家公子。手提电脑是母亲借钱给他买的,为的是他学习方便。他富家公子般的装束,是为了更像一个搞艺术的,而这也是母子俩吃饭钱中节省出来的。 一脸憔悴、满头白发的母亲告诉尹老师,“孩子经常埋在被子里哭,为自己的身世哭,为自己的父亲哭。” 为父亲哭?尹老师想问,但浩冉母亲欲言又止。
一根筋男孩赢得“父子”情
尹海鹏开始留心这个孩子。他发现,浩冉虽然年纪轻轻,但对艺术的追求近乎痴狂。尹老师的家人曾在大街上见到一个年轻人,一边在人群中穿梭,一边眉飞色舞地打着快板,嘴里还念念有词,家人当笑话一样讲给尹海鹏听,“这个卖耗子药的,好像有病。”尹老师心里一动,忙问“卖药郎”的相貌特征,听完家人的描述,尹老师一拍大腿,“除了浩冉,还能有谁!” 为了多掌握几门绝技,浩冉还投到山西著名口技表演艺术家金恒杰门下,和老先生学习口技。金老师给他布置的作业是,“到大自然去,听鸟叫,学鸟叫”。这下可好了,每天凌晨三点,浩冉独自一人来到野外,聆听蟋蟀唱歌、蚊虫呢喃,累了,就说一段莲花落自娱自乐。最入迷的时候,浩冉趴在水塘边,连续几小时一动不动,整个身心完全陶醉在花鸟鱼虫的世界。尹老师听说后,专门询问他感受如何,浩冉一脸兴奋,“我第一次感到,被蚊子咬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除了这种在艺术上“目中无人”的忘我劲头,浩冉还有一个可爱之处,眼中有活,懂得感恩。师父身体不好,有哮喘,浩冉总要提醒甚至请求那些在师父面前抽烟的人,“求你们了,我师父不能闻烟味。”逢年过节,浩冉第一个来到师父家里,擦玻璃洗衣服,“尽管每次都要打碎个灯泡、花瓶什么的,”尹老师说,“但孩子有这颗心。” 时间长了,尹海鹏的家几乎成了浩冉的第二个家,每当浩冉“回家”,尹海鹏岳母的第一句话总是,“浩浩,今天想吃什么?” 但令尹海鹏放心不下的是,即使在“父子”谈笑间,浩冉总是若有所思,似乎总有难言之隐。问他,他又淡然一笑,从不正面回答。 浩冉究竟有什么“伤心的理由”?尹海鹏一直在暗暗琢磨。
父子上演“同归于尽”师父挺身相助
“我和父亲,几乎水火不容。”浩冉告诉记者。在他的印象中,父亲除了酗酒、养鸽子,几乎没有给家里“上交”过一分钱。他至今记得,数九寒天,母亲上街卖海白菜,过马路的时候,总是先把幼小的他抱到安全地带,然后把海白菜一缸一缸地挪到马路对面,即使这样,仍然不能令父亲满意。动辄拳脚伺候,成了他和母亲最恐怖的记忆。他说,“我的手提电脑,全身的行头,全是妈妈的血泪凝聚而成。” 2007年4月,浩冉父母的婚姻终于走到尽头,被判与母亲居住的浩冉,大病了一场,小屋的潮湿阴暗,让他全身溃烂。他决定求求父亲,请他允许自己“回家”住几天。当时已近深夜,他反复敲门,父亲却毫不理睬。悲愤之下,他在“家”对面的马路上睡了一晚。 第二天,母亲闻讯前来劝他回家,父亲继续恶语相加,浩冉顿时失去理智,他把自己和父亲关在家里,打开了煤气。被赶出门外的母亲,分明闻到了死亡的气息。 警察接到报警火速赶到。他们问浩冉母亲,“这种时候,你的儿子最听谁的?” “当然是尹老师的。”浩冉母亲立即给出了答案,时间是8月13日凌晨6点。睡梦中的尹海鹏糊里糊涂被带上了警车。到了现场,看到楼下黑压压的“避难”邻居,尹海鹏顿时睡意全无。 “浩浩,你为什么要这样?你竟然舍得离开相依为命的妈妈?!”顾不上斟字酌句,尹海鹏扑到紧闭的房门前,失声大喊,觉得力度还不够,他又加了一句,“你竟然舍得离开咱们的莲花落?!” 没有回音。被疏散的群众越来越焦灼,煤气的味道越来越浓烈。尹海鹏的脑海只有一个念头,“这是两条人命,我不管谁管!” 屋里的气氛更是紧张之极。浩冉的父亲不再暴躁,他蜷缩在沙发里,一动不动,浩冉盯着父亲,拿着打火机的手剧烈地发抖,师父在门外所说的每句话,他听得清清楚楚。 “浩浩,你的快板打得那么好,你练得那么苦,你怎么舍得说放就放!”尹海鹏有些哽咽。浩冉事后告诉记者,那一瞬间,他百感交集,泪水夺眶而出。 “我也哭了。”尹海鹏对记者承认,他第一次知道,在浩冉乐呵呵的外表下,原来藏着如此深重的悲哀。 “师父抓到了我的软肋,我确实离不开我的快板,我的莲花落!”浩冉说。他慢慢地挪到门口,对着嘶哑着嗓子“动之以情”的师父说,“你们等我十五分钟。” 十五分钟后,门开了,浩冉满脸羞愧地站在门后看着师父,他的亲生父亲则瘫在沙发上,脸色煞白。在一片忙乱中,浩冉悄悄告诉尹海鹏,怕师父进家有危险,他用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将窗户全部打开,将毒气全部排掉,确信安全无误了,才敢开门,才敢让师父进家。 10月12日,记者在浩冉的陪同下来到尹海鹏家里。几天前,师徒俩合作的小品“雪夜抢修”在山西高速公路文艺汇演中获二等奖。一进家门,他熟门熟路地给记者和师父各冲了一杯咖啡,然后坐到师父身边,出神地看着师父现场表演莲花落的经典剧目,“不机密说书”。 “看,浩浩!”尹海鹏一边表演,一边讲解,“欲高先看低,欲东先划西,双手同时舞,二肘稍弯曲。”
本报记者 郭风情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