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明星翁仁康:莲花落大师
【类型】报纸
【篇名】草根明星翁仁康:莲花落大师
【简介】 翁仁康下乡演出,与村民零距离接触。 记者姚建玲通讯员沈国强 对于大多数杭城、萧山市民来说,翁仁康是个熟面孔。他一袭长衫、一把纸扇、一块尺板,再加伶牙俐齿,就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听他说上两个多小时。在都市人的眼中,莲花落代言人翁仁康是一位名利双收的“大腕”。 但在记者的眼里,翁仁康一直是个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0246
【正文】
翁仁康下乡演出,与村民零距离接触。
记者姚建玲通讯员沈国强
对于大多数杭城、萧山市民来说,翁仁康是个熟面孔。他一袭长衫、一把纸扇、一块尺板,再加伶牙俐齿,就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听他说上两个多小时。在都市人的眼中,莲花落代言人翁仁康是一位名利双收的“大腕”。
但在记者的眼里,翁仁康一直是个实诚的普通人。
认识翁仁康,还是在学生时代。那时萧山文化馆办起了“故事员培训班”,翁仁康是其中一学员。同窗几月的深刻印象是他的那双眼睛“会说话”,一口“萧山沙地腔”让人捧腹大笑。
了解翁仁康,是在报社跑文化线时的深交。这时的翁仁康已调到文化馆当曲艺工作的文化干部,经常跟着他的“大篷车”下乡演出。
喜欢上翁仁康,则到了知天命之时。自从担任了“今日瓜沥”月报的主编,经常下乡到翁仁康的老家渭水桥村采访,从村民口中树立的“莲花落”形象,更纯、更真、更动人。
生活的苦难,铸就他勤奋的品格
瓜沥大园的村民说,翁仁康小时候家里很穷的,一家人全靠父亲微薄的生产队劳动工分支撑。12岁时,他就从瓜沥大园的田野走向舞台。
上世纪七十年代,由于政治宣传的需要,城里城外都时兴讲故事。翁仁康是学校里的文艺骨干,有灵气,胆子又特别大,他学着大人的样,在台上讲起了故事。当时讲故事对年幼的翁仁康来说,只是好玩。
17岁那年,翁仁康大着胆子上茶馆去说书。一口地道的萧山东片口音,一脸滑稽的表情,再配上几个夸张的动作,把《武松传》说得有声有色,常常惹得听众开心大笑。在讲故事和说大书中,他开始渐渐接近了绍兴莲花落,并着魔似地爱上了它。他四处求师,可在当时的萧山,上哪去找说莲花落的?于是他找来了录音机当老师,跟着录音机学,对着镜子唱,经常跑广播站翻录磁带。有一次听说绍兴曲艺团的莲花落演员倪齐全来萧山党山公社献艺,翁仁康竟骑车赶了20多公里去观看。以后他常常一个人踏着辆破车到杭州、绍兴去听莲花落、评弹等。回来后,就自己摸索,装着样子学。在认识了著名演员胡兆海之
后,翁仁康更是得到了名家指点。
翁仁康起初唱莲花落是为了挣钱。因为家境很苦,高中没读完就到大园公社纸箱厂当上了学徒。母亲告诉他,家里的草舍不能再住人了,要盖间泥房子。翁仁康就想到了去唱莲花落,好挣些钱来盖房子。可他唱莲花落挣来的第一笔钱,母亲却为他买了一台录音机。这台当年花了100多元钱买回来的录音机成了家中唯一的宝贝。
唱戏是件苦差事。那年正月初三,公社组织巡回演出队为村民们搞春节联欢。就在那天上午,翁仁康的父亲突然病逝了,家里办起了丧事。失去了父亲,翁仁康伤心无比,可一想到晚上还要上场演出,犯难了。节目是喜剧,又笑又唱,可这种时候怎露得出笑容?他决定不去了。母亲对他说:“去吧,那么多人等着听你的戏,不要让大家失望。”
翁仁康回忆说,这是让他最难受的一件事,也是时时促动他开展公益演出的动力所在。在每年100多场的演出中,他下乡演出占了80%,而且全是公益性演出。他还时常为福利院的老人和结对的贫困户送戏上门,为基层群众和农村百姓送去了欢乐。
执着的追求,驱使他不断地创新
在老百姓眼里,这个叫翁仁康的男人真当厉害,一出《晦气鬼告状》让他先后荣获浙江省曲艺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
曲艺比赛创作、表演二等奖。随后的《口是心非》、《糊涂村长》、《新乡长》《三个巴掌》、《说也说不清楚》、《八颗牙齿》等经典作品,更让翁仁康几乎成为了莲花落的代名词。
草根出身的他清醒地认识到,莲花落本身就是来源于民间的草根艺术,只有深深扎根基层,为老百姓服务才能有持久旺盛的生命力。于是,驻村、下乡、蹲点、下基层成为翁仁康的常态。他经常和农民一起吃住、一起劳动。写段子缺文化,翁仁康就参加自考,如饥似渴地充电。外地人听不懂绍兴话,他说改编成萧普话来唱莲花落。“为得是要把从父辈口中传承至今的莲花落,唱出美好时代的新生活。”
然而,对于翁仁康用普通话唱莲花落的方法,也引来过异议。有人说:这是对莲花落的背叛。翁仁康却想:即使是背叛也是善意的,只有用这种方式,才能把莲花落推广出去。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莲花落在服务于当地百姓的同时,让她走得更远更久。2002年10月,翁仁康成功地举办了他的莲花落专场演唱会。并且以大型交响乐队为莲花落伴奏,这种创造性的中西合璧式的莲花落演唱形式又开了全国之先河。
翁仁康用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将莲花落唱出了萧山,唱遍了大江南北,同时唱出了国门。今年2月份,应新西兰方面邀请,中国曲艺家协会派出以中国曲协副主席、浙江省曲协主席翁仁康为团长的中国曲艺
绍兴莲花落演出团一行9人,前往新西兰奥克兰市进行文化交流。在当地华人举办的“新春同乐日”开幕式上,演出团为当地华侨和市民献上了一台具有浓郁江南地域特色的莲花落专场演出。翁仁康率先登场,为观众表演了《天堂杭州》,精彩演出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演出结束时新西兰总理约翰·基上台祝贺。当地的新西兰联合报、华人电视台等多家媒体都在头版头条予以刊登和报道。
如今,翁仁康还走上浙江电视台的“阿康讲道理”、杭州电视台“我和你说”等栏目,用萧山沙地方言说新闻,在电视台开设莲花剧场、莲花落俱乐部,传承这门乡土艺术。
翁仁康还有很多设想:举行一个莲花落演唱大奖赛,激励更多的人来参与;选几个健康向上的莲花落节目进学校,让现在的学生也能欣赏,同时培养有潜力的莲花落表演的好苗子。今年下半年,他还设想在萧山举办一个“我陪父母听莲花落”的活动,在弘扬孝道的同时,用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正能量、传承莲花落艺术。
“我是农民的儿子,扎根在基层为大家带去莲花落艺术作品,是我一生都要坚持做的事。你开心我就开心。”这是在翁仁康新浪博客上看到的心情诉说。在翁仁康看来,“能为这方养育我的父老乡亲唱好莲花落,也够我一辈子忙活了;能有父老乡亲喜欢,我也够明星了。”
简介
翁仁康,男,萧山瓜沥人,1960年7月出生。12岁从事曲艺演出,21岁时担任萧山县青年曲艺队队长。1985年,莲花落作品《晦气鬼告状》获浙江省曲艺比赛创作、表演一等奖,全国曲艺比赛创作、表演二等奖。1989年10月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并获奖;先后六次参加中国曲艺节均获大奖;1999年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2000年荣获中国曲艺专业最高奖——牡丹奖;2001年获得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金奖。2003年获浙江省政府突出贡献艺术人才称号;2004年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政府特殊津贴。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 1、萍乡傩文化专题片获大奖 年份:2020
- 2、萍乡傩面具成功申遗引“户主”之争(图) 年份:2020
- 3、萍乡傩舞、春锣亮相佛山北帝诞庙会 作者:,罗德梅,雍,韬,文,怡 年份:2020
- 4、我市发现清代重修傩庙古碑 对研究萍乡傩庙等有重要史学价值 作者:彭维 年份:2020
- 5、傩面油画展 年份:2020
- 6、广西傩面舞 年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