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图书 报纸 期刊 新闻 图片 人物 视频
首页>非遗传承>文献资料>报纸>  王灏玮:“莲花落”在小学堂

王灏玮:“莲花落”在小学堂

日期:2020.07.30 点击数:3

【类型】报纸

【篇名】王灏玮:“莲花落”在小学堂

【简介】 2011年"六一"儿童节,曹强到学校指导王灏玮和同学们。 每周一至周四下午放学后,山西省实验小学启慧楼里,都会传出一拨儿孩子的落子声。地道的太原方言、"土渣渣"的曲调,听着就欢乐。 太原莲花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太原唯一的地方曲种,在很多老太原心里是个"宝"。山西省实验小学

【出版日期】2020-07-30

【报纸名称id】320700002067

【正文】

2011年"六一"儿童节,曹强到学校指导王灏玮和同学们。

每周一至周四下午放学后,山西省实验小学启慧楼里,都会传出一拨儿孩子的落子声。地道的太原方言、"土渣渣"的曲调,听着就欢乐。

太原莲花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太原唯一的地方曲种,在很多老太原心里是个"宝"。山西省实验小学的"太原莲花落培训基地"是我省唯一的太原莲花落教学传承基地,太原莲花落创始人曹强最小的徒弟王灏玮,在这里植根撒种,让"莲花芬芳"。

A有一堂课叫莲花落

启慧楼一层的一间教室,就是孩子们学习莲花落的地方,雅名“童乐苑”,是已经故去的曹强先生给起的。放学后,孩子们陆陆续续地来,书包挨墙放下,抄起竹板儿。跟他们打趣说,“你们是莲花落新生吧。”一位小小子很不服气的样子答,“我二年级就开始学了,才不是新生呢,我都三年级了。”呵呵,前辈,失礼。16:30,正式上课。孩子们起立,站成两排,挺起小胸脯,左手打板,右手比划着动作,“有位大夫本姓齐,是经验丰富的老兽医……”莲花落段子《驴吃药》,让童声太原话一演绎,再加上那认真的小表情,特有“笑果”。王灏玮在一边紧给纠正,“怎么调儿越来越低啦,咬字发音要准确啊!”

一堂课一个多小时,欢声笑语不断。王灏玮说,省实验小学提倡活力教育,孩子们放学后,就各自去上喜欢的兴趣课,有足球、科技、音乐等,在传统文化方面,原先有一个剪纸班,后来停了。有老师提议说,太原莲花落是有太原传统特色的曲艺表演形式,既雅又俗,应该在孩子们身上传下去。2011年4月,太原莲花落就在省实验落地生根,经过老师引荐,王灏玮就成了孩子们的“小老师”。

B打起竹板就放不下

王灏玮看着老成,其实是标准的90后。他16岁跟着曹强老师学习,2013年11月正式拜在曹强门下,行九,是最小的徒弟。

王灏玮与曹强,颇有师生缘。王灏玮小时候,喜欢相声,有一次,老爸给他找来太原莲花落的碟听,正是曹强录的。3盘碟听下来,他就喜欢上了这种本土曲艺。

2008年夏天,王灏玮在龙潭公园碰见一小伙子,与他同名同姓不同字。巧的是,人家也喜欢莲花落,还认识曹强老师,他一听就来劲了,非让人家带他去见偶像。“我去曹老师家里时,天热,曹老师就穿着白祅袄,袄上还有窟窿,下面穿着个大号短裤,特朴素。”王灏玮说,曹老师当时不主张拜师,直到2013年,他才与师兄们正式拜在师父门下。王灏玮始终记得在拜师仪式上,师父嘱咐他们师兄弟:“做人要正,艺术要精。”

2013年,曹强老师亲自为省实验小学“太原莲花落培训基地”挂牌,“他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以一人之力传承一门技术。看到这么多孩子学莲花落,他太激动了,说没有这些孩子,莲花落可能就守不住了,可能就没了。那是我第一次见他掉泪。”2014年2月,曹强因病去世,省实验小学的校长和老师都去家里送别,“很多人都哭了,感情上一下子接受不了。”

C传艺主要是传心

曹强老师走了,很多人都说太原莲花落画上了句号,王灏玮不这么悲观,“莲花落在孩子们身上传承,很有希望。老师的离去,只是一个逗号。”

从最开始的一个班十几个孩子,到现在三个班一百多个学生,“太原莲花落培训基地”力量在壮大。王灏玮还记得2011年“六一”,刚学了两个月的学生参加学校汇演,十几个孩子齐上阵,表演了《卖花生》《长寿秘诀》两个段子,有的担任旁白、有的演老大爷、有的扮小伙子,初次亮相就赢得满堂彩。

之后,孩子们还参加了学校的“新年音乐会”、“曹强杯太原莲花落大赛”、“山西非遗展演”等,胆儿越练越肥,掌握的段子越来越多,技艺越来越强。孩子们小学毕业,离开莲花落班时,王灏玮都会送他们一副板儿,“师父说,传艺最主要是传心。”

艺术传承,需要持续的力量。王灏玮自己开着婚庆公司,他希望以那边养这边,“以后,我还想开个班,喜欢太原莲花落的都可以来免费学习。”

王灏玮做过一个梦,梦里,班上的孩子们把曹强老师的所有段子编成一个剧来演。醒来,王灏玮觉得,这个梦还真可行。

本报记者 辛华

【全文阅读】 获取全文

3 0
推荐内容
Rss订阅